颐和园原名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15年建成。它是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园”(香山景逸园、玉泉山景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长春园)中的最后一座。始建于1750年,完成于1764年,占地290公顷,水面约占四分之三。在继位不久,北京西郊就修建了四座大型皇家园林。从海淀到香山的四个园林自成体系,相互之间缺乏有机联系,中间的“翁山公园”成为空开放区。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此重修清漪园,以此为中心连接两侧四园,形成从现在清华校园到香山20公里长的皇家园林区。咸丰十年(1860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以筹集海军经费为名,动用3000万两白银重修,并将颐和园改名为避暑山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