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淘汰对应淘汰。淘汰意味着扔掉坏的,留下好的。逆向淘汰就是把好的扔掉,把坏的留下。
这就涉及到经济学中“劣币驱逐良币”的概念:当两种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往往被人们收藏或输出,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反而充斥市场。
职场中的逆淘汰,就是在职场中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
1.技术大牛无法晋升。
在一个工厂里,技能出众的工人往往因为不可替代性而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很难得到提升。而薪酬制度的不合理,导致薪酬与晋升直接挂钩。技术好的人待遇跟不上,自然不会留下来。长此以往,这个工厂里全是技术一般甚至很差的工人。
2.奉承胜过专注。
如果一个工作单位的绩效考核压力不大,领导喜欢拍马屁者的马屁,那么能给整个单位带来利润和福祉但不善于拍马屁的人就不会被重用,善于拍马屁的人就会占上风。相对于公益而言,这也是一种逆向淘汰。
3.有想法想工作的被淘汰。
在一个公司里,创新思维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但创新的成本是试错。如果没有建立好的容错机制,如果一个敢想敢做的人尝试创新然后失败了,只会被唾骂甚至惩罚。长此以往,创新只是纸上谈兵,大家都是得过且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那么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将为零。
综上所述,职场中逆向淘汰的案例很多。大部分原因是没有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少数利益与大众福祉冲突,导致筛查结果不合理。上等人活不下去,下等人活得好好的。
名片:墙上挂着微笑,在搓板上练习劈叉的职场探索者。让肖强教你如何成为职场上不死的萧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