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期
“汛期”是丰水的表象,“汛期”是河流丰水的时期。汛期不等于洪水,但洪水一般都在汛期。
河流径流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我国河流的补给来源有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而雨水供应是主要的。一些冰雪融水的河流可以形成春季洪水,但一般不会造成灾害。
由于各地降雨时间不同,汛期也不尽一致。长江以南的河流会在初夏形成洪水。
在中东部地区,降雨集中的七八月份容易引发洪涝灾害。
“凌汛”是北方河流春季解冻时在特殊地理环境下出现的现象。在一些北方河流中,有些河段的流向是由南向北的,如黄河环线宁夏、甘肃至内蒙古段和黑龙江部分河段。春天解冻时,上游先解冻,浮冰顺流而下,下游还没解冻,造成浮冰堵塞,导致水位上涨。而且浮冰更容易切割堤岸,引发洪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通常用爆破来消除危险。
在中国北方河流中,黄河和黑龙江主要受凌汛威胁。黄河凌汛在3月,黑龙江更晚。
每年5月1日至10月20日为汛期。在上海,汛期的降雨量明显比其他月份多,所以河流的水位比冬天高。但是上海的河流水位受潮汐影响很大。每年5月至10月,由于当天和当月的高潮位,我们习惯上把5月至10月称为汛期(通常上海3月下旬可能有暴雨,10月下旬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