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的粒子是什么

5寸照片尺寸大小2022-07-08  10

我们的认知和其他动物的认知的区别在于抽象思维的发展。所谓抽象思维,就是根据不同现象的共性提取抽象概念,建立概念的逻辑体系,从而间接认识世界。比如只有人类会计数字,数字是最简单的抽象概念。

因此,在我们认识的过程中,需要区分抽象概念和具体对象的联系和区别。前者属于哲学范畴,具有无限性。比如人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真正存在,所以不受实际物理的限制。我们不能说人的寿命有多长,人的体重有多少。相反,具体的对象属于物理范畴,是有限的。比如每个生物都有一定的寿命,身高体重也是有限的。

如果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东西混为一谈,我们的理解就会混乱,导致逻辑错位。比如时间是一个关于物体变化的抽象概念,而寿命是物体变化的生命周期。如果把两者混为一谈,就会导致时间变慢的说法。就好像我们把人类和人类混为一谈,得出人类在增加的结论。另外,现实生活中,因为初恋失败,你不相信爱情;因为一次考试失利,我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些混淆了抽象和具体的区别。

所以,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世界的意义是什么?如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比如自然或者外部客观世界,那么与之对应的最小粒子就是无限可分的。这时,粒子只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没有最小值。这是一个哲学问题,要求一切,不受现实限制。

另一方面,如果世界是一个具体的物体,是指我们人类所能达到的区域和层次,那么世界就是有限的,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封闭系统。因为自然是不连续的,是有质变的,是由离散的物理背景和众多的封闭系统组成的。这个具体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宇宙,它一定是由最小的不能分离的粒子组成的。因为,无限分割的粒子什么都没有,不是什么东西。这种粒子没有物理意义。

对此,有人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观点,认为宇宙不是由单个最小的粒子组成的。根据夸克理论,所有的基本粒子都是由36个夸克组成的。但是既然夸克可以分成不同的种类,说明它们的内部还是有结构的,它们并不是最小的粒子。所以即使夸克存在,也不可能是宇宙的基石。

根据熵增原理,物质的产生是熵减的产物,是异常情况和不稳定的结果。所以宇宙的常态,宇宙的基石,应该是由最简单的东西组成的。既然能量是粒子运动能力的度量,那么最小的能量单位就应该是宇宙的基石。从这个意义上说,自然界的本质是能量,也就是离散的粒子运动。各种物体都只是粒子的集合体,也就是运动粒子产生的耗散结构。

为了避免连续能量带来的紫外灾难,普朗克在他的黑体辐射公式中加入了一个以粒子角动量为量纲的物理常数H。意思是不能分离的最小粒子,这样描述粒子运动的能量就有了不连续性。

此外,所有微观粒子都具有挥发性,微波背景辐射温度的存在,都表明我们的宇宙中充满了最小的粒子,也就是存在一个由最小粒子组成的背景物理背景。这种不可分的最小粒子,由普朗克常数H定义和量化,称为量子。

简而言之,如果世界指的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具体的宇宙,那么这个宇宙一定是由一个最小的粒子组成的。这个不可分的最小粒子是一个以普朗克常数h为角动量的量子。随着宇宙的急剧膨胀,宇宙内部的熵减小。于是,单个量子聚合成了现在的宇宙。基态空之间,激发量子变成能量,封闭量子形成物质。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量子世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4393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