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元朝统治者矮化、奴役中原汉人的民族矛盾,是激励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确立汉朝正统思想的精神内核。元朝依靠战无不胜的蒙古铁骑,结束了宋朝以来的长期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民族融合,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然而,元朝被批判的种族等级制度刺激和恶化了民族关系和社会矛盾,并为其灭亡奠定了基础。
元朝将其统治下的人民分为蒙古、色目人、汉人、南方人四个等级。自然,蒙古在所有民族中排名第一,是元朝的“国姓”。第二类是色目人,主要包括来自西域的人,如钦察、唐舞、威武尔、回鹘等民族;第三类是汉人。这里的汉人并不都是一般意义上的汉人,而是淮河以北原金朝的汉人、契丹人、女真人等民族。另外,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大理)人,东北的朝鲜族也被划为汉族。第四类是南方人,又称蛮夷和新附民。这些社会底层的人主要是指最终被元朝征服的前南宋各族人民,也就是淮河以南的南宋人。
罗贯中生活在这样一个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尖锐复杂的时代。他目睹了汉人和南方人在元朝残暴统治下的悲惨遭遇。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人,他的内心自然是愤怒的。在《三国演义》的创作过程中,他之所以始终坚持汉正统,尊刘治曹,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元朝统治者的影射和讽刺。
第二,青年时期参加抗元农民起义的军事生涯,是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和描绘宏大战争场面的现实基础。元朝对蒙古贵族的残酷统治和压迫,激起了全民的反抗,推翻元朝统治的斗争如火如荼。惠宗十一年,即1351年5月,杜尊道、韩、率领教成员和修黄河的民工在颍州起义,以红巾军为标志,后被称为“红巾军”。八月,郫县人知马力、赵军勇、毛贵、彭达等揭竿而起,攻占徐州城。这是红巾军攻克的第一个重镇。彭莹玉、邹普生、徐寿辉周琦起义,结束了国号,改革了元朝,建立了红军根据地。11月,江西邓南二起义,攻打瑞州,被镇压。12月,河南邓州、张春王权发动起义,攻占邓州、南阳,史称“北琐红军”。惠宗十二年,即1352年正月,孟海马占领襄阳,史称“南琐红军”。
二月,郭子兴等人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东北)起义,后加入刘福通起义。
惠宗十三年,即1353年正月,盐商张士诚进攻高邮,切断南北道路。
当时元朝到处都是农民起义,其中有几个势力比较大,就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朱元璋的部门是其中最弱的。
罗贯中曾以谋士的身份加入张士诚的军队,经历了血雨腥风的军旅生涯,为他后来描写战争场面奠定了基础。《三国演义》里的几百场战争,都写得各有特色,没有重复。最精彩的是赤壁之战,两国交战,但也是三股势力的斗争。军事活动与大量的外交活动、谋反活动交织在一起,三国时期的谋士之战在他的作品中会栩栩如生,栩栩如生。
3.军事失利的残酷现实和忠义良言的被拒绝,是罗贯中无奈退隐,诉诸文字表达心意的直接动力。元末农民起义中,最后三股势力最强大的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很像《三国演义》中的三足鼎立。相传张士诚不听罗贯中的劝告,以至于错过了宝贵的战机,最后败北。
在三支义军作战的过程中,朱元璋表现出非凡的谋略和智慧。为了麻痹元朝,朱元璋还送礼物给元朝,表示愿意拉拢。之后打败陈友谅、张士诚,随即反元。
无奈之下,罗贯中只好从民间隐退。明朝初年,失意的罗贯中在明朝朝廷的默许下,以西晋陈寿写的《三国演义》为蓝本,开始了《三国演义》的创作进程。陈寿的《三国志》是以翔实的材料和简洁的文笔为基础的,但以魏为书名的文笔并不为当时的人们所接受。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很多不可知的命运观念。比如诸葛亮,虽然不可预测,但是还没来得及征服,最后就死了,这似乎是罗贯中对自己未能实现的抱负的自嘲和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