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作者以自己的世界观看待这场在中国持续了几十年的争论。他用个人的视角和个人的分析,用文学的语言和方法,对这一历史上确实存在的史实进行推理和浪漫化,写出了举世闻名的不朽巨著《三国演义》。
作为后世的读者或者研究者,在阅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每个人在自己的脑海里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这很正常。
别说中国人,就连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很多研究者和读者都对《三国演义》这部小说赞不绝口。
日本人将《三国演义》中的许多战略战术运用到工业生产和企业管理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记得上世纪80年代,我从报纸杂志上了解到中国人参观日本企业,日本人从《三国演义》中引入一些管理方法,让参观的人大吃一惊。这些游客回国后,带回的是出口国内市场的管理方法和经验。
韩国前总统朴槿惠也是不折不扣的三国迷。她对《三国演义》中的历史人物赵云赞不绝口,甚至说赵云是她的梦中情人。
在国内,研究《三国演义》的学者绝对没有研究《红楼梦》的多。但是,没有一个研究红学的学者能比得上讲三国演义的易中天霍。易教授通过他的乡土语言、幽默风趣、通俗易懂的讲故事方式,以及电视这一强有力的媒介,让人们再一次领略了《三国演义》的魅力。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他根据历史故事改编的小说在21世纪的家乡已经流行起来。
罗贯中写《三国演义》,以刘备家族为主线,注重刘王朝为正统,另外两个为陪衬。真正的三国历史,曹魏的眼光和实力更强。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在与郭沫若等人讨论三国历史人物时,极力批判曹操。这是什么意思?说明老年人欣赏统一中国,结束纷争的曹操。曹操论武功,不在刘备之下。虽然刘备网罗了诸葛孔明和一个智人,但罗贯中在书中写道:得一者得天下,刘备得二。你终于赢得世界了吗?
《三国演义》已经出版几百年了。人们如何评价,那是每个人的具体看法。大人物站得高看得远,从历史的高度评价。学者们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去分析每一个历史人物,每一个历史事件,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