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鲁迅和胡适的关系——
首先,他们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其次,后来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两人分歧明显。
再次,这两个人的“对抗”不应该归结为个人性格的差异,也不能以谁更有“风度”来评判。
第一,鲁迅和胡适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这个“壕”就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
鲁迅曾在《沉默的中国》中说,“五四”文学革命是胡适“倡导”的,他响应“前辈的命令”,欢呼雀跃。
在胡适的“新文学系列”中。建筑理论卷。导言》中,他详细描述了他倡导文学革命的过程。他还说,光是指导是不够的,还要在新的文学创作中有所成就。“人们应该根据你的成果来判断你”。
鲁迅是新文化运动中一位奋斗的创造者。
同一个“战壕”,两个人有过三次具体的合作。
第一次,是关于女性问题的讨论。细节就不赘述了。
第二次是关于胡适提出重估传统小说的价值,把小说文体从边缘提升到中心的问题。鲁迅很快完成了《中国小说史略》,受到胡的高度赞扬,并为鲁迅辩护。
第三次,胡适在1922年删除了自己的诗集《试集》。他郑重邀请了鲁迅、周作人等五位朋友参加,他们也很积极。
可见鲁迅和胡适在新文化运动的洪流中配合得很好。
二是两人在后来的重大问题上分歧明显。三大论战,都是基于一个前提——胡适在新文化运动后期改变了对新文化运动方向的认识,先后创办《努力周报》、《独立评论》等政治刊物,鼓吹政治改良主义。
第一次争论是关于新文化运动的方向。
五四运动后,胡适认为《新青年》“色彩过于鲜艳”,他打算停刊《新青年》,另办一本专门研究学术的杂志。
胡适说“我是实验主义的信徒”,所以我不认可根本的解决办法。只承认一点一滴的进步。”他称之为他的“一点一点的改良主义”来为“好政府”服务。
胡适的主张遭到李大钊和鲁迅的明确反对。
鲁迅写过一篇文章叫《良师》,批判一些冒充青年良师的知识分子,包括胡适。
鲁迅说:“我不是要把这些人都抹掉。跟他们随便聊聊也行。”向他们问路有点危险。他说,“中国可能有一些年轻人的‘前辈’和‘导师’,但那不是我,我不相信他们。”
第二个争论是关于中国应该走哪条路。
第一次是胡适要“改良”成“好政府”的北洋军阀政府。
第二次,是国民党政府。
他在1929年12月出版的《新月》杂志上发表了《我们走哪条路》一文。他说中国的敌人不是封建主义,因为两千年前封建制度就崩溃了,不是帝国主义。他说,帝国主义“更喜欢光顾”中国,因为中国本身就有贫穷、疾病等“五魔”。他提出要“集中全国人才的聪明才智,充分采用世界的科学知识和方法,一步一步地进行自觉的改革,并在自觉的指导下,一点一滴地把不断改革的全部功劳据为己有。“不断改革之日,就是我们目标实现之日。”
鲁迅对这样的“建议”给予了尖锐的讽刺,说这样的“好政府”、“一点一点改良论”。因为时代不同,他好像一时半会找不到主人。其实也有高手。鲁迅称他们为“无家可归者”和“资本家的走狗”。
梁实秋回应了鲁迅的讽刺,胡适没有。
第三个争论是关于是否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北。193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主张。
而国民党政府不但不抵抗日军,反而提出“宁可错杀一百人,也不放过一人”,进一步加强了对爱国人士的迫害。
1933年2月15日,胡适在上海英国人办的英文报纸《子林西报》发表《北平通讯》。他说,在亲自参观了几所监狱后,“根据他的仔细调查”,找不到国民党滥用人权的“丝毫证据”。他“很容易和犯人交谈”,“能用英语和他们交谈”。监狱在酷刑方面非常“自由”,“甚至没有任何暗示”。
鲁迅很快在《光往哪里去……》一文中讽刺胡适说:“虽然我没有有幸跟随这个‘细察’,但十年前我参观过北京的一个模范监狱。虽然是模范监狱,但是探视犯人的时候,谈话很‘不自由’。中间有一扇窗户,相距约三尺,旁边站着一名狱卒。时间有限,交谈中不允许使用密语,更不允许使用外语。然而这一次,胡适博士却‘能够用英语和他们交谈’,这真的很特别。中国的监狱真的改善到这个地步了,‘自由’也到了这个地步了吗?还是狱卒被‘英语方言’吓倒了,……幸好我这次看到了胡适博士在‘招商局三大要案’上的题词:‘公论是推翻黑暗政治的唯一武器,光明走到哪里,黑暗就消失到哪里。’......所以我意识到。监狱里是禁止和犯人用外语交谈的,但是胡适博士到了,就破例了,因为他可以“公开报道”,和外国人的亲人交谈。他就是“光”,所以无论“光”到哪里,“黑暗”就会消失。......但我不知道这个“光明”会不会允许别人在监狱里用“英语”和犯人交谈?如果不是,那就是‘光明一去,黑暗又来’。"
胡适对此作出了回应。
他还在《林子Xi报》上说,“任何政府都应该有权保护自己和镇压那些危及自己的运动”。
胡适还对他的“日本朋友”说:“日本要征服中国,完全停止侵华,反过来征服中华民族的心,只有一条路。”他说这是“征服中国的唯一途径。”
(1932年鲁迅在北平师范大学讲学)
这些事件,虽然时过境迁,但查明真相并不困难。
学术成就斐然的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他也贡献良多。
但不能说他是思想感情上更接近当时统治者的知识分子。
从1938年到1942年,胡适能够担任中华民国政府驻美大使,就能说明问题——如果他的思想感情与当权者不亲近,他是不会接受任命的;同样,如果不是这样,当权者也不可能任命他。
鲁迅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无疑是站在大多数中国人一边的。
是非,永远尊重历史;从历史真相中,我们可以看清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