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振华:当之无愧的“气候部长”
哥本哈根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9日,气候谈判终于达成共识,一直在谈判前线指挥的谢振华终于松了一口气。
作为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谢振华一针见血,被广泛引用,也让谈判代表印象深刻。
德媒指出,中国在本次气候大会上的出色表现,让世界看到了一个“自信的中国”。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也指出,世界正处于“转型期”,她在哥本哈根看到的是一个“自信的中国”。
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的前期磋商阶段,谈判代表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食物简单到一根香蕉一个苹果。“老街身体不好。”一位与谢振华关系密切的朋友告诉记者,“早些时候,老街用自己的药调理身体。”
但只要是在公开场合,谢振华总是表现出一种自信、坚决和略带坦诚的样子。“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态度是认真的,在气候变化谈判中一直发挥着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我希望这次会议取得成功。”谢振华说,发达国家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而发展中国家是真正的受害者。
在去哥本哈根之前,谢振华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坚定地说:“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中国就是说到做到的。”
2:苏伟:中国最高气候谈判代表。
一半黑发,一半银发,戴着黑框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但个子矮小给人一种干练的印象。
这位是苏伟——苏伟,中国赴哥本哈根代表团副团长,中国气候谈判首席谈判代表,国家发改委气候变化司司长。
在这次谈判中,苏伟幽默的回答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面对发达国家的小气,苏伟略带幽默地指出,“发达国家减排承诺不到位,欧盟两套标准对中国不厚道”,“发达国家不可能再开支票空”,“人均2美元的援助连买个棺材板都不够”。
在12月16日上午的谈判中,主办方丹麦未能获得各国谈判代表的同意,试图将自己的协议草案强加给大会讨论。
对此,苏伟在大会上三次发难。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大会主席、丹麦首相拉斯穆森:“此举将严重影响哥本哈根会议的成功。”巴西、印度、南非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都支持中国的立场。
据悉,苏伟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在出任国家发改委气候司司长之前,苏伟曾在外交部条法司等部门工作。自1989年以来,他一直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气候变化谈判。
都说中国能站在世界气候谈判舞台的中央,始于巴厘岛气候大会。后来,苏伟向媒体回忆说,2007年12月15日上午,大会主席和秘书处试图在没有中国和其他国家参加的情况下召开大会,讨论并试图通过正在谈判的文件。他和他的同事举着两块标语牌抗议,并要求大会秘书长道歉,秘书长最终道歉。
苏伟表示,这种及时的预防对于确保《京都议定书》不会按照发达国家的意图在第一承诺期到期时被推翻至关重要。相反,第二个承诺期的行动指南《巴厘路线图》是按原计划制定的。
哥本哈根谈判期间,苏伟的精彩发言一直被网友整理成《苏伟语录》。12月9日上午,谢振华三次被拒绝进入会场。苏伟表达了中国对两句中国古话的强烈不满:“事不过三”,“能忍则忍”。他还用英语说:“发布会第一天很不开心,第二天很不开心,今天也很不开心。”主办方随后向中国道歉。
潘岳:从前面到后面。
2009年,有着“环保人”美誉的环保部副部长潘岳,在默默无闻中度过了一年。
在这一年中,潘岳基本上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但他并没有闲着。“他是一个不甘寂寞的人,不能容忍他的不作为。”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这一年间,作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推动者之一,他一直关注着这场关乎中国环保命运的重大改革。在环保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调研期间,潘岳希望研究人员“深化已经开始的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工作,继续推动绿色信贷、证券、保险等政策措施在污染减排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要努力协调相关部门,在环境税的政策研究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因为中国环境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既是最高决策层的期望,也是环境保护的必然。
让潘岳感到欣慰的是,目前,中国环境税制改革的路线图已基本确立:将用3至5年时间完善资源税、消费税、车船税等其他与环境相关的税种尽快开征独立的环境税;用2 ~ 4年时间完善与环境相关的其他税种和税收政策;在三到四年内,我们将继续扩大环境税的征收范围。
在绿色信贷和绿色保险方面,多项改革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理解和协调,很多地方都进行了试点。
今年,潘岳还特别重视基层环保建设。“基层是环保的基础。基层环保工作做得怎么样,关系到环保整体的成败。加强基层能力建设,就是加强环境保护的基础。”潘岳说,环保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希望都在基层。
一位环保人士告诉记者,这一年潘岳无处不在,无论是环保经济政策的推广,还是环保的各种公众参与活动,还是环保部的环保风暴。
4吴昌华:“低碳中国”的布道者
2009年,在气候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的领导下,该组织发表了许多报告,如《中国的低碳领导:城市和中国的清洁革命:低碳商机》。吴昌华的话一定叫“低碳”,是当之无愧的低碳布道者。
“虽然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6年才引入中国,但时隔三年,它正从一个高端概念迅速演变为全社会的行动,在新能源汽车、工业节能、低碳建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大有可为。”吴昌华认为,随着巨额商业投资流入低碳相关产业,世界经济向低碳转型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和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如何选择发展模式将深刻影响世界。
吴昌华在中国有16年的环境专家生涯。在加入气候集团之前,她是安舍环境与能源咨询公司(美国)在中国的总经理兼执行董事,与许多跨国公司密切合作,帮助他们发展在中国的业务。回国前,吴昌华在华盛顿特区的世界资源研究所(WRI)领导中国研究项目,并担任一些著名国际机构的顾问,如世界银行(WB)、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
吴昌华还是英国前首相布莱尔的专家顾问团成员,为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可能达成的全球气候协议出谋划策。
作为气候集团“全球示范项目”的负责人,吴昌华率先在中国推广包括金融机构、企业和政府在内的“低碳解决方案”,并加速了这些解决方案在城市的规模化进程。
吴昌华认为,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必须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在这场全球低碳经济大潮中发挥引领作用,成为低碳城市。然而,发展低碳经济,实现低碳转型,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和企业自筹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市场化的投融资机制,吸引商业资本。
杨勇:“为中国找水”
2009年12月15日,刚刚完成“为中国找水”壮举的杨勇来到北京的一个放映厅。他仍然没有刮胡子,很累。
杨勇对外“亮眼”的职务是中国荒漠化防治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横断山区研究会首席科学家。事实上,他只是一个民间探险家和地质生态学家。
在他的简历中,“调查”和“探索”这两个字是必不可少的:
1985年考察长江上游,对长江漂流探险进行了科学论证。1986年发起并参加长江科学考察漂流科考;1988年徒步考察金沙江攀枝花至宜宾段,考察河谷地质灾害,全程800多公里,历时3个月。
1991年徒步雅砻江,考察河谷地质灾害和水电站坝址,历时4个月1500多公里。1993年至1997年,组织了几支欧美科学考察队对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并对长江上游和源头进行了跟踪定位。
1998年发起并参与雅鲁藏布江科学漂流探险,考察河谷地貌和生态环境,徒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4个月。
2001年主持雅安地区芦山县白垩纪地质公园地质调查论证;2006年7月13日,他带领考察队对三江源进行了为期100天的考察,为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生态研究收集证据。2008年和2009年,多次考察四川地震断裂带。
20年来,杨勇依靠简单的设备,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艰辛,在没有任何保障和备份的情况下,获得了大量珍贵数据和地质新发现,为合理有效利用河流、水电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这次“为中国找水”,杨勇等人徒步143天,探险路线贯穿川、藏、新、甘、陕西北五省,全长4.3万公里。
“西北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是盲目建设,没有考虑水资源条件和不断恶化的环境状况。”杨勇说,西北地区大部分是资源型地区,这加剧了发达地区脆弱的自然生态平衡,对水系环境和水文条件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广泛的随机排放大大超过了环境容量,并进一步将缺水问题扩散到周边地区。
6.廖晓义:在地震灾区践行生态文明
2009年,著名环保人士、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主任廖晓义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往年,记者几乎在各种环保活动中都可以看到她,也经常听她振奋人心的演讲。但是2009年一整年,我只见过她三次。一次是在北京遇到她,另外两次是记者专程去四川的一个小山村预约。
自四川“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廖晓义大部分时间都在这个叫大坪村的村子里度过。地震后,廖晓义和她的团队去了四川,他们最初的想法是如何引导当地人民在重建中保护生态和环境。但后来她发现,可以通过灾后重建的方式,把村民引上生态文明的道路。
从单个的房子到整个大坪村的重建,从节能环保的理念到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在咨询了专家、地方政府,尤其是大坪村村民的意见后,最终,一幅“幸福家园”的画面在廖晓义的脑海中形成。
“乐和家园”的建筑材料多采用山区丰富的土、石、木、竹,不会增加对大气的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大坪村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应对周围私挖滥采的现象,2009年3月,大坪村的村民自发成立了一个乐和家园环境检查员小组,以保护山脉、森林和道路。
目前,“乐和家园”已经基本成型。廖晓义告诉记者,“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户生产、多元经营”的十六字经营方针是乐和家居的核心经营理念。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高度评价该项目“不仅是四川灾区重建的标杆,而且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前瞻性意义,并相信该项目本身可以复制和推广。”
“乐和家园”项目于2008年底荣获“2008中华慈善奖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廖晓义作为获奖代表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李冰冰:“中国最美的环保名片”
哥本哈根当地时间2009年12月17日晚,被誉为“中国最美环保名片”的著名演员李冰冰在哥本哈根市政广场与丹麦著名演员ken共同主持了“地球一小时哥本哈根之夜”活动。
这个活动号召哥本哈根人熄灭不必要的耗电照明工具一小时。当晚,哥本哈根迎来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气温降至零下7摄氏度,但熄灯仪式仍然吸引了一万多名市民前来参加。李冰冰受邀朗读了一段中华儿女的祝福:“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热爱这个绿色的家园。”
事后她表示,现场的盛况和市民的热情让她完全忘记了寒冷。“这让我想起了今年3月北京地球一小时期间,鸟巢和水立方同时熄灯的震撼一幕。”她说。
不久前,李冰冰还是新晋金马奖得主,但这份荣耀很快就被她自己的环保宣传冲淡了。
“我已经是低碳一族了。”她告诉记者,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她会首先考虑“用什么方式更低碳”。去哥本哈根之前,李冰冰非常用心地背了很多关于碳减排的知识和数字。“背诵这些数字只是想告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低碳,为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中国经营报》的特约记者,李冰冰在出发前说:“我会第一次尝试做一名记者,采访参加气候大会的政要和名人。也请大家帮我思考问题,为全球环境出谋划策!”在哥本哈根期间,李冰冰冒着严寒,拿着《第一财经》的话筒,不厌其烦地向观众介绍当地先进的供暖系统、风力发电设施以及当地市民关注地球未来的方式。
“你的行动就是你的选择!”李冰冰说。
李连杰:低碳从零开始。
2009年12月,作为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亲善大使和壹基金创始人,国际著名影星李连杰抵达丹麦哥本哈根。
“这两天除了参加一些低碳研讨会,还参加了倡导大家关注气候变化的活动。我希望我们所有人都能从‘骑车’这样的小事做起,从侧面保护我们的地球和我们的家园。”15日晚,大雪之下,李连杰骑车倡导绿色出行。
但是,李连杰对环保有一种特殊的思考方式。“在一个经济论坛上,大家都在谈环保,强调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50年、500年后地球会怎么样,人类将面临灭绝。”李连杰说:“我不这么认为。我告诉他们,未来500年,地球不会灭亡。因为以人类的聪明和智慧,我们一定可以改变现有的无环境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但在微观层面,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他说,我记得在一次会议上,他特意告诉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我们离开之前,我们应该把桌上的那瓶水拿走,至少喝完再扔掉。我们不指望一下子让地球变得非常干净,而是要从一点一滴做起。”
女星孙俪曾对记者表示,她有自己的低碳偶像——李连杰。她说,李连杰不仅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环保也一直是他的事业。
一个剧组成员在场景切换的时候把一个空水瓶留在了地上。李连杰看到后,下车捡起来放进垃圾袋。孙俪说,“这一幕可能没几个人看到,但确实对我触动很大。环保低碳应该像这样融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
9番禺居民:体验“公众参与”
这是一个没有任何特定人物或名字的群体,但却是一个生活在广州番禺区的真实的居民群体。
2009年12月20日,在一次当地居民参加的座谈会上,番禺区委书记谭表示,番禺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暂停。“未来垃圾处理以某种方式落到哪里,要形成共识,需要周围大多数人同意,这个比例要达到75%。”
这意味着,奋战两个多月的“番禺业主”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最终,民众维权和媒体助推,番禺垃圾焚烧项目建设暂时搁浅。
环保作为一个专业领域,决策权一直被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掌控。番禺江蕙村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首次受到公众影响。
这象征着时代的进步,民生的增长。有专家表示,今天的局面应该说是当地政府对强大民意的一种妥协。从长远和宏观的角度来看,这种妥协是双赢的。既体现了民意的坚持,也体现了政府的理性选择。
10吕雉:推动企业力量关注环境保护。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期间,会场内外出现了一支特殊的队伍。这是一个由中国企业家组成的“团结集体”,包括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石、万通集团董事长冯仑、尚锋国际董事长杨敏德、远大集团董事长张越、黄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明、九汉天成集团董事长宋军等人。领头的是一位女性——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吕雉。
在吕雉看来,参加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一方面可以学习别人做了什么,另一方面可以和大家交流自己做了什么。”会议期间,吕雉分发了大约500份关于中国节能减排的小册子。
气候变化是吕雉必须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她发现,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有不同的影响,其中许多影响是负面的,甚至是不可逆的,例如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丧失。这些负面影响往往因人类活动而加剧,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
作为北大“保护生物学”的学术带头人,吕雉曾在2009年撰文,呼吁设定气候变化条件下濒危物种、旗舰物种和生态系统指示物种“零灭绝”的目标,全面调查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背景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科学的保护计划,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投入实施保护。同时,加大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提高我国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