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是真的存在过吗

番薯是什么2022-07-08  17

历史上,三国时代是真实存在的,是一个承东启西的历史时期。

这个时期之所以叫三国时期,是因为当时天下是由魏、蜀(汉)、吴三股势力建立的。

目前学者对三国时期的开始有不同的看法,一般分为狭义和广义。

狭义来说,220年,曹丕逼迫东汉献帝退位,建立曹魏,是东汉灭亡的开始。

一般认为东汉黄巾起义始于184年。这是因为汉灵帝为解决黄巾起义而设置的州牧制度,导致地方割据,天下分裂。

三国兴亡220年,曹丕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建都。263年,发兵灭汉。两年后,265年,以接受退位的名义,取魏为晋。有五个皇帝46年。

二十一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建吴。天下蜀,又名。公元23年,魏灭蜀之战打响,汉灭于公元2000年冬。两个皇帝,共43年。

29年,旭日东升,迁都建业,建都黄龙。建立吴国,又称孙吴。80年,西晋攻陷建业,孙皓失陷,吴亡。四个皇帝,共52年。

“世间事无穷,日子难逃。”25年,魏病死,其子抛弃魏元帝自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名是“金”,历史上称为西晋。三国时代正式结束,中国历史正式进入晋朝时代。80年,西晋灭吴栋,统一中国,三国时期彻底结束。

历史记载了我们现在对三国时期的认识,大多来自四大古典小说中的《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明代罗贯中根据《三国志》编撰的一部历史小说。虽然大部分人物、故事、情节都是虚构的,但历史发展的主线是真实的。

由于《三国演义》写于明朝,是一个崇尚正统思想和地位合法性的时代。作者罗贯中也深受这一思想的影响。在写作过程中,他以蜀为汉代的正统。

在作者和统治者眼中,刘备和诸葛亮领导的“蜀汉政权”是正统的皇权,代表着东汉政权的延续。所以《三国演义》故事有很强的“尊刘贬曹”倾向。

另一部常被视为三国志正史的书,是晋代陈寿写的《三国志》。被裴松之引用后,确实颇有参考价值。

但是,陈寿是晋的大臣,晋是从魏继承来的天下。所以三国也受到当时政治的影响,曹魏被视为正统。在舒威,人们写了曹操的传记,而舒舒和兀术只是传记,而不是传记。刘备的《先主传》和孙权的《武传》。

陈寿虽然名义上视魏为正统,但实际上他分别写了一部魏、蜀、吴的书,如实记录了三国鼎立的情况,表明各自独立,互不隶属,地位相当。

后来被裴松之注释,广为引用。所以综合看《三国志》和《三国志笔记》,基本上可以完整还原三国时期的历史轶事。相关的传说和神话可以用《三国演义》来补充,丰富细节。

三方割据的黄巾起义被镇压后,东汉政权先后被董卓、李珏、郭汜控制。但在反董卓战争以及随后的相互攻伐中,各地诸侯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多个地方军阀割据政权,纷争不断。曹操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征服了中原北部的许多国家和郡县。赤壁之战后,曹操被孙、刘连俊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曹操的疆域在曹操时代有了很大的发展,曹丕在建国后初具规模,占据了大概整个华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87个县和12个州。

吴栋的领土拥有扬州的大部分。赤壁之战后,先后获得荆州西部,交州,击败关羽后,获得整个荆州南部,共三十二郡三州。

蜀汉的势力一度覆盖荆州、益州和汉中,但其变化很大。荆州被吴栋攻陷后,刘备出兵与吴军在夷陵、猇亭一战,被吴国大将鲁迅击败,导致蜀汉实力大损,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诸葛亮平定南中南下后,获得云南疆域,逐渐稳定。22郡,只有益州。

三方分裂的局面也对人口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自黄巾起义以来,自然灾害和饥荒年年发生。之后三国时期战乱频仍,导致大量人口流离失所,经济衰退,大量农业用地荒废,人口锐减。但在三足鼎立逐渐形成后,民众往往因为统治者或战争而被迫迁徙。

所以结论是历史上确实存在三国时期。虽然都说乱世出英雄,但是动荡的三国时期确实涌现出了无数的英雄。但毕竟“大量的成功都会被摧毁”,三国战乱纷争造成的经济和发展衰退难以弥补。即使魏、蜀、吴等国都实施了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吸引流民等措施来恢复社会经济,但其恢复的人口还不到东汉鼎盛时期人口的一半。所以三国时期是群雄群起的时期,也是战火纷飞、“池中树被弃,兵不厌谈”的动荡时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3955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