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如此,甚至根深蒂固。
从上图可以看出,印度共有四级种姓制度,即:
婆罗门,刹帝利,吠陀,首陀罗。
婆罗门是最高的,是一个贵族,或者是一个持有神权,接受神的旨意,教育人民的祭司。
作为国王或官员,沙提利统治国家,行使政治和军事权力。
吠陀可视为一般大众,包括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群体,统称为“吠陀”,是印度种姓制度社会的基础。
然而,还有最低种姓,即首陀罗,也被视为“贱民”。是在战争中被征服的难民,为较高种姓服务,一般充当仆人或奴隶,几乎没有生活保障和权利。
再往上,以此类推,婆罗门作为印度种姓制度的最高层级,在整个社会分工中拥有不容置疑的特权。
印度虽然在独立时就宣布废除种姓制度,表面上也确实做到了,但实际上沿袭了一千年的种姓观念,实际上并不能消除。
我举个例子,可能大家都很好理解:
在我国,公务员往往很吃香。无论是相亲还是找工作,父母都会劝孩子考公务员,认为这份工作体面,有保障。
但是,如果孩子坚持要当保安,有很大概率会被人看不起,而这种“看不起”不会表现在公开的脸上。但私下里,说起谁家的儿子是保安,往往会有一丝嘲讽甚至鄙视。相应的,当保安的孩子的父母会觉得跟亲戚说话抬不起头来。
这种人与人之间并不令人不安的晦涩意识,往往深植于每个人的意识之中。
同样,印度的种姓制度也是如此。
人们的地位直接取决于你的出身,或者简而言之,你是什么种姓。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个网上的帖子。一群中国游客去印度旅游。带团的导游是高种姓的印度人,而同一家旅游公司的司机和助理是低种姓的。
两者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作为一个低种姓的司机,他会对导游毕恭毕敬,全程不会出现不服从的情况。即使中国游客的要求很不合理,司机也完全不会抱怨。
高种姓导游本身由于种姓高,有一定的社会认可度,再加上与外国人的交流,导游职业的社会认可度更高,即导游只能由高种姓的人来担任,而司机等职业则由低种姓的人担任。
这种种姓制度虽然不会体现在任何一部印度法律中,但在印度社会中随处可见,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三教九流的社会认知。
对于每一个阶级和职业,人们心中都有着刻板的划分,整个印度社会也遵循着几千年来种姓制度的规则。
比如最广为人知的一点,印度的高种姓只和高种姓通婚。除了传统意义上的“门当户对”,他们特别重视血统和出身。这种牢不可破的联系观念旨在维护高种姓的特权地位和纯正血统,而往往高种姓的孩子出生后可以享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教育,而低种姓则恰恰相反。
甚至很多低种姓的孩子在出生甚至长大后也只能接受最底层的教育。即使成年了,也只能做一些社会最底层的工作,一辈子也遇不到高种姓的人。
那么印度有种姓制度吗?
表面上看,没有这回事。事实上,种姓制度作为一种古老的封建等级制度,已经融入了印度的血液,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矛盾加剧,这也是印度的一大隐忧,是印度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一大顽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