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外交词汇里有很多朋友和老朋友。什么是朋友,是基于感情可以无条件帮助你的人。谈国与国之间的感情很奢侈,但赫鲁晓夫很有意思。甚至可以说是唯一可以当做朋友的外国领导人。
1954年,赫鲁晓夫得知中国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主动提出亲自出席在北京举行的庆祝活动。他对下属说:中国是一个老大哥国家,很多领导人都去过我们,但我们的领导人都没去过,一个都没有。我们怎么能派部长或副部长去呢...
更何况赫鲁晓夫还带来了天价礼物:第一,将旅顺海军基地完全归还中国,撤走苏军。二。北京展览会的所有展品将由苏联大使馆作为礼物赠送给* * *公司。三。在北京签署中苏科技合作协定。
尤其是第三条,里面有米格17,AK-47自动炮,C-41半自动步枪,捷克加列夫轻机枪,T-54A坦克。由此,国产仿制的歼5、56式突击步枪、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轻机枪、T59坦克,使国防工业跃入世界先进水平。时至今日,其中一些装备仍在部队使用(如T59)。
何况1957年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反对,帮助中国建立了核燃料工厂,并提供了整套原子弹图纸。此外,成千上万的专家被派去参加中国的核工业。湖南、江西的铀矿,包头核燃料棒厂和酒泉研究基地,新疆核实验场,都是苏联专家援助建设的。
即使后来关系恶化,赫鲁晓夫还是对我们国家表现出了善意。1961年,赫鲁晓夫鉴于中国粮食供应困难,提出以贷款形式向中国提供100万吨粮食和50万吨古巴糖。当时中国一家机关报还专门发表文章表示感谢:“由于我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1960年供应苏联的货物大量拖欠。苏联的同志们表达了他们同志的合作和兄弟般的理解。"
后来由于中苏关系不好以及其他一些因素,赫鲁晓夫被塑造成一个撕毁援助合同、“逼债”的反面角色。相反,斯大林成了一个慷慨的好人,真的很尴尬。
从苏联的角度来看,赫鲁晓夫的身份要复杂得多。
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出现了短暂的强权[/k0/]。* *主题组有十个人,依次是马林科夫、贝利亚、莫洛托夫、伏罗希洛夫、赫鲁晓夫、布尔加宁、卡加诺维奇、米高扬、萨布罗夫、佩尔武欣。赫鲁晓夫排名第五。谁也没有意识到,权力最终落到了这个头发稀疏、身材矮胖、行为粗俗甚至有些滑稽的人身上。
赫鲁晓夫为什么能够上位,这里我就不赘述了,但赫鲁晓夫绝对不是外人所说的只会种玉米养猪的傻农民。1960年,美国中央情报局组织了一个包括内科医生、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在内的20多人的专家组,希望通过视频资料分析赫鲁晓夫的身体状况和性格特征,最终得出结论:赫鲁晓夫天生聪明,思维敏捷,干劲十足,精力旺盛。
而赫鲁晓夫的行动已经充分验证了这一切。很多人认为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否定斯大林风格是一个巨大的错误。这种说法过于片面,赫鲁晓夫也没有完全否定斯大林。就苏联而言,部分否定斯大林是国内政治经济改革的必然结果,但赫鲁晓夫采用了相当粗暴的方式,给了后来的批评者口实。
积极的一面是,赫鲁晓夫很快消除了人民对斯大林的迷信,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民的思想。平反冤假错案为苏联的改革和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他的一系列农业改革措施也部分缓解了苏联的民生问题,释放了国内矛盾。
在外交领域,赫鲁晓夫也用自己的个性在历史上打上标签。匈牙利事件,苏伊士运河事件,古巴导弹危机,中东战争,越南战争,看似一塌糊涂,但苏联是所有这些事件的受益者。就像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他看起来野蛮粗暴,不按套路出牌。其实他无视潜规则,自己重新定义了规则。当然,特朗普的整体水平比赫鲁晓夫高。
说了很多好话,赫鲁晓夫也只能这样了。他矛盾的人生也充满了这样那样的缺点。他早年主政乌克兰时,为了自己的事业,严格执行斯大林的清理政策(大家都明白,有些字是打不出来的),结果死了无数人。虽然斯大林在苏共二十大上被否定了,但他对清理的事只字未提。虽然此后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为了控制权力,他在很多方面仍然奉行斯大林主义,经济没有起色,反而得罪了既得利益者。虽然对外没有损失,但不断挑起的冲突加剧了军备竞赛,也为后来的苏联解体埋下了隐患。
最让他后悔的是,勃列日涅夫利用休假的机会拿到空钱。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不光彩的手段夺权的时候,被下属悄悄赶下台,天道循环,让他一点都不开心。
PS:今天乌克兰和俄罗斯争夺的克里米亚,原本是俄罗斯的领土。1954年5月,为了纪念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300周年,赫鲁晓夫亲自下令将克里米亚划归乌克兰。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我是一个伟大的历史学家,我渴望参观香关。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