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动物会冬眠呢

西州蜜2022-07-07  12

没有动物愿意浪费自己的能量。除非在一定的因素和环境下,动物一般遵循清醒和睡眠的周期性变化,而这种变化与昼夜的变化相匹配。

但有些动物,为了适应低温和食物短缺的环境,逐渐发展出一套冬眠的技巧,其本质就是花最少的精力渡过难关。这些动物冬眠时,呼吸微弱,心率减慢,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神经麻痹。

冬眠动物的种类大致可分为三类:(1)两栖动物如蛇、蛙等,其体温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如果环境温度下降,它们的体温也会陷入冬眠,无法调节。为了防止自己的血管冻裂,还会在体内分泌特殊物质;(2)松鼠等动物平时保持体温恒定,但冬眠时可将体温降至环境温度。但为了避免体液冻结在0℃以下,他们的体温一般维持在5℃。显然,与蛇和青蛙相比,松鼠在冬眠中消耗的能量更多;(3)熊,冬眠时体温只下降几度,但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睡觉。在严格的分类下,它们应该介于睡眠和冬眠之间。可以想象,熊在冬眠中消耗的能量更多。冬眠前,它们应该尽量多吃东西。冬眠后,因为消耗了大量的脂肪,所以身材瘦了很多。

一般认为动物冬眠的诱发因素多为外因,即冬季寒冷环境中的气温下降和冬季食物缺乏。但也有研究认识到,冬季白昼逐渐变短也是一种冬眠信号,会导致一些内在因素的改变,如激素水平和季节性生物钟调节的改变,从而通过生物钟调节冬眠行为。另有研究认为,冬眠场所高浓度二氧化碳的麻醉作用也可能是冬眠的诱发因素。一般来说,动物的冬眠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大。外界刺激越多,冬眠动物的内在本能适应能力越强。首先,外界温度对动物冬眠有重要影响。当环境温度为5℃~10℃时,最适合引起冬眠。其次,食物的缺乏是导致冬眠的一个因素。对于鸟类来说,只要食物受到限制或者饿了,就会立刻入睡。再次,光照也是冬眠的重要外部条件。如果光照时间减少或变暗,动物很快就会开始冬眠。但总的来说,这些外部因素主要传递的是气温会下降,食物会匮乏的信号。

群居动物,如狼,在严寒中会主动寻找食物,维持能量供应。所以,它们不需要冬眠。人类在冬天也会变懒,除非几个懒虫周日不起床,正常的人类都会保持相对恒定的作息规律。这些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主动出击,变得越来越聪明。

可以想象,冬眠的动物在进化的道路上将无法适应环境的变化。比如,随着地球温度的不断升高,熊也慢慢迷茫了。生物物种告诉它该冬眠了。为什么温度还这么高?

没有冬天,冬眠动物的未来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3702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