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掉一场战役

莴苣炒肉2022-07-07  19

抗日战争中的“武汉会战”就是这样。中国军队虽未能守住九省通衢武汉,但在三个月的总战役中,通过层层防御和不断消耗敌人,实现了“以血肉换空,以时间换空”的战略构想。然而,由于占领区的扩大、补给线的延长和精锐之师的严重伤亡,日寇攻占武汉后一度丧失进攻能力,抗日战争由此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军占领武汉城)

中国军队吸取淞沪会战和南京会战的教训,正确地提出了“守武汉不打武汉”的战略指导思想,即利用武汉外围的山川优势,先后抗击和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一旦外围重要场所和要塞失守,他们将再也无法保卫武汉市区,主力将转向长江两岸,继续威胁日寇侧翼。

事实证明,虽然近35万日军为实现战役目标竭尽全力,于1938年底回江西,攻入武汉,但未能歼灭中国军队任何一个师级建制。他们的长江补给线反而完全暴露在大别山第五、第九战区和桂军的攻击范围内,只得到一个空城。

(武汉警备区总司令陈诚)

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标志着破产,叫嚣“三个月解决中国事变”甚至成了梦话。从1937年7月战争爆发到1938年10月武汉失陷,整整15个月过去了,国民政府毫无屈服的迹象。反而在战斗指挥上越来越有经验。整个武汉会战,军委对战争的指导和战略判断没有出现大的失误,扭转了淞沪和南京的混乱局面。

中国百万大军虽然损失惨重,伤亡十余万,但建制基本完好,主力兵团战斗力犹存。我们已经开始把部队分成三部分,准备打持久战:前方作战部队、敌后游击部队和后方训练部队,其中作战部队和训练部队定期轮换。但日军开始从长江下游伸向中游,形成“蝌蚪形”的军事态势,很容易受到来自南北两面的压迫。漫长的交通线和广大的占领区需要军队把守,气势锐减。

(冈村宁次,日军第11军军长)

武汉会战后,由于4万多人的伤亡,日军素质严重下降:1937年,现役士兵只剩下11%,其余全是预备兵、预备兵和补充兵,年龄最大的甚至超过40岁。为了恢复元气,9师、16师等几个精锐师不得不调回国内休整。同时,新组建的第33、34、39、40二流师被派往中国战场。

再比如后来日军上高战役失利,罗当面的敌人是新33师和34师,他们的战斗力远不如老师团。中国军民坚持抗战一年半,导致日本军费大增,国内物价飞涨,国力不足。

(武汉警方总司令罗·)

武汉会战期间,冈村宁次第11军消耗弹药3.94万吨,但最近三年(1939-1941年)共消耗1.33万吨,库存明显不足。因为武器短缺,日本人把军校里所有的训练枪放在一起发给新兵。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战斗,相信一战定胜负,但最后发现没有结果。

武汉会战的另一个成功之处是,国民政府有足够的时间通过宜昌将大量的物资、工厂、院校等机构搬到西南大后方,为抗日战争的持久战做好了人员和物资的储备。重庆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的步枪、手榴弹被送上前线,富金山、万家岭战役也恢复了中国军民的信心:日军不是不可战胜的。

武汉失陷后,以武汉三镇为中心,南至湖南长沙、河南信阳,东至江西九江,西至湖北宜昌,相继爆发战争。中国军队甚至具备了实施局部反攻的能力,而日军则被压缩在狭窄的长江两岸。反而在战略上非常被动。短时间内,试图迫使国民政府投降的梦想破灭,战略上陷入长期战争的泥潭。

日军为了摧毁国民政府的抵抗,切断外援的通道,武汉会战后不得不继续在广州、南宁和越南作战,并开始威胁英法关闭滇缅公路和滇越铁路,从而引起美国的警惕,最终使自己走上一条不归路。

(武汉会战后的江南局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3570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