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的消息铺天盖地。除了各种新闻公告,你有没有深入思考过国家接下来会下一盘什么样的大棋?先说一个和普通人有点关系的观点。北交所的成立,将催生一条全新的成功致富之路。
在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北京的目标是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没有金融中心这样的目标。那为什么要成立北京证券交易所?
答案很直接。为了推动科技创新,这里有一个颠覆你认知的事实。中国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其实是中小企业。过去五年,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由中小企业完成。这种情况在其他发达国家也是一样的,所以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服务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也是非常清楚的。
缺钱,缺人,缺技术,也因此缺乏发展动力,有些是稀有的,会被巨头盯上,结局无非是被打压或者吞并。因此,国家几乎每年都会出台鼓励校企合作、鼓励科研人才自主创业的文件,以此来充实中小创新企业的规模。其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就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双减政策中一个很重要的布局就是把高考的独木桥变成岔路。高等职业教育将与大学教育齐头并进。无论孩子走哪条路,都能致富,只有中小企业才有人才支撑和活力。
通过教育改革到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到技术,通过股市改革帮助中小企业找到钱,最后通过反垄断帮助中小企业找到出路。如果说中小企业是一个游戏角色,那么这一系列的改革等于通过系统设定升级,攻击、防御、资源、体力四大状态直接叠加在角色周围。
2004年在深交所主板单独划了一个中小板,可以稳定盈利。具体来说,近三年净利润为正,累计超过3000万的中小企业可以上来融资。后来国家想了想,要求应该低一点。所以创业板这两年净利润都是正的,累计1000多万就够了。但是,很多有科研创新的中小企业短期内并不赚钱,他们的RD投资很大,但是他们的技术很重要。我们做什么呢
于是,就有了科技创新板和新三板。没有利润也没关系。指标符合就可以注册,但这一步显然不够。
2019年12月28日,国家再次修改证券法,股市的功能发生了变化。它既不保护投资者,也不保护金融家。它最大的目标和功能就是带动产业创新,也就是科技创新。
当所有的路都铺好了,北交所就成立了,它的根基就是新三板中的精选层。规模较小的一批中小企业,但对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就在几天前,北交所上市规则公布,北交所上市标准对精选层四套准入标准进行了平移。这种制度安排更适合盈利能力相对稳定、有一定经营杠杆的成长型企业。目前精选层现有的66家公司中,涵盖了上述四套标准。其中,以第一套标准进入选拔层的公司占绝大多数。根据上市规则,连续12个月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创新型挂牌公司,可以申请在北交所挂牌。目前无论是创新层还是基础层,满足上述四套标准中财务条件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足够。
可见,北交所未来的发展,无论是上市公司的数量还是规模,都是潜力巨大的。
所以单看的话,北交所的成立只是财经新闻。但是,如果你把它放在百年一遇的最大变革之下,把它与教育改革、金融改革、科技创新联系起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大图景,是为国家未来的发展提前埋下的种子。至此,你应该能理解为什么北交所会促进一条新的成功致富之路的形成了。
当我被890后问到小时候的梦想时,很多人会说我长大了想当科学家。但是当这些人真正成长起来的时候,互联网公司就成了他们最终的归宿。毕竟互联网也是需要发展的。毕竟只有少数人能为国家生死谋利,以免因祸得福。
但是今天的教育双减政策,高职教育,国家创新,金融改革等。,会改变利益机制,改变各方面的游戏规则。当赚钱和科研统一起来,当科学家成为这个国家最富有的人,我们就可以说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将实现。
在不久的将来,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和科技创新的多管齐下将创造一个多极化的人才红利窗口,优化人才结构。技术创新型人才的井喷,将使社会发展更具活力,社会资源的分配更加完善。届时,国家的发展速度将再次进入快车道,在西方的围攻中找到更多的突破口站在世界之巅。当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后,回望将是国际象棋中最成功和最重要的一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