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许知远和许知远的《十三邀》?

心如止水鉴常明2022-07-07  17

看完这个节目,其实心里是比较难过的。至于为什么难过,我也说不清楚。在这个多元价值观的时代,我们对普世价值的理解已经不复存在,比如我们不再相信人必须追求崇高、真善美;另一方面,我可以振振有词地说,我喜欢浅薄,我以我的丑陋为荣,我要追求世俗的快乐而不是真实。哲学家穆勒的问题在我们这个时代意义不大:你是想成为一只快乐的猪,还是一只痛苦的苏格拉底?当然是快乐的猪,因为快乐是唯一的价值,是唯一的共识,避免痛苦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想追求的目标。尤其是那些成功的精英,那些说我不想再读书了,我只想快乐的生活,我也想传递这种快乐。

前几天看了波兰诗人adam zagajewski的散文《另一种美》中的一段话,很感动。他说,请想象一下,一个相信无形的东西、不朽的灵魂和人的价值,认为人是更高级的存在,注定要有崇高的事迹、高贵和忠诚的人,如果他要把这一切都用文字表达出来,该是多么绝望。他生活在一个玩世不恭的时代,只有庸俗的东西才能获得掌声,崇高的东西被视为纯粹的修辞建构,被视为完全脱离实际的教师废话。他们只会被鄙视和嘲笑,或者更多的时候,被冷处理。这么多年后,那个人得出结论,他根本没有天赋——天赋是公认的高等事物之一——他开始沉默。他沉默了,但不是永远。孤独的生活之后,他开始——起初胆怯,后来大胆而大声地赞美庸俗的东西,嘲笑崇高的东西。而当他做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比别人做得更好,因为不像那些笨拙的对手,他至少对这些东西有一些了解。他努力工作以求成功,变得富有和出名。最后,在弥留之际,他乞求宽恕——我不知道是谁的宽恕。他得到了一个低调的回答:别担心,没必要这样。不得不;我们利用了你。不要生气。

在我看来,这一段描述我们的时代,我们的娱乐至死的社会是恰当的。很多个人放弃追求崇高理想的权利并不可怕。他也为这种追求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由,并赋予它一个意义。更可怕的是,他通过各种媒体骄傲地宣传这种表面价值,获得铺天盖地的掌声。在许知远和李丹的对话中,最尴尬的不是谁说服了谁,而是你看着两条完全不同的平行线诉说着各自的理由、理由和追求,没有任何交集。扮演痛苦中的苏格拉底,李的生日是快乐的猪——我不是在骂人,只是借用那个哲学中的比喻——我们过去常说,对牛弹琴。现在,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在告诉一头猪如何追求真理,如何把哲学变成一种生活方式。此刻,猪只想着,我只想吃饱肚子,只想睡个好觉,不想去想其他问题。这是最大的悲哀。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34702.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