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入供应链行业

空腹喝豆浆2022-07-07  14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 2012)3月7日消息,互联网供应链协作平台“企企通”今日正式宣布完成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网信资本领投,老股东昆仲资本和孟河创投继续追加投资。

通奇创始人兼CEO徐辉表示,此轮融资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提高销售额和市场覆盖率,进一步拓展优质企业用户。未来,企业对企业将在服装、电子、工程、机械、消费品、汽车等行业加速产品迭代,同时拓展供应链金融增值服务业务。

通奇成立于2014年10月15日,是一家互联网供应链云应用产品创业公司,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它旨在利用互联网优化和增强商业交易过程,包括投标、采购、采购需求、采购订单、交货计划、财务对账、付款等。,并利用互联网帮助企业管理供应商。

帮助中国企业提高效率,改善供应商关系。

在创业之前,徐辉就职于全球领先的企业管理软件解决方案提供商SAP,担任中国区副总裁。但在工作过程中,徐辉深深感受到了SRM的巨大威力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机遇,这让他毅然放弃高职高薪,投身创业大军。

供应商关系管理。认为徐汇的发展潜力主要基于两点:

第一,SRM实现的阻力比较小。SRM就是让企业的采购、财务等业务人员更快、更好、更有价值地做以前做过的事情。配合度会高,所以合同续签率会高。

第二,SRM具有真实的网络效应。同行业9个核心企业在SRM平台上之后,第10个核心企业会倾向于更愿意考虑这个SAAS SRM厂商,因为基本上所有的供应商都在这个平台上,不需要任何实施培训,也不需要多系统登录,协同价值更大。

目前,企业对企业通信团队已超过200人,所服务的企业用户多为国内各行业标杆企业,如玛丝菲尔、安尔、厦金龙、海康威视、李泰集团、日海通信、同洲电子、华鹏飞、TCL空、广日电梯、兴发铝业、沃伦玩具、创维群欣、特发股份等。

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企业相互联系的最佳发展机遇。徐辉认为,目前无论是国企、民企还是外企,千亿市值的大企业还是深圳的一家小服装企业,都在积极热情地拥抱互联网,创新供应链解决方案,都希望有一个开放、快速迭代的供应链平台,有价值、有业务资源进行合作。这些企业将互联网供应链解决方案作为节约成本、提高透明度、改善合规、优化运营的重点,越来越将促进上下游产业的供应链整合作为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他还表示,很多人都提到了S2B(供应链平台到商业)的概念,认为S2B是未来五年最有可能领先的商业模式,其中S指的是大供应链平台。中国的电子商务已经发展到了很高的水平。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JD.COM,都有大量的小型电子商务企业,这也有助于这些小型电子商务企业在销售端发展业务。而企业对企业等供应链平台所拥有的S的资源和能力,可以弥补和加强S2B中的S环节,从而帮助这些业务,为中国产业互联网的优化和价值实现做出贡献。

不到4年时间,完成5次融资,产品和团队获得资本高度认可。

目前,企业对企业已经构建了基本成熟的商业模式,但盈利并不是徐辉的下一个目标。“如果我们没有继续扩张,我们就会盈利。如果我们想变得更大,我们必须走得更远。”因此,2018年,企业对企业计划将销售队伍扩大3倍左右,产品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

企业对企业不仅可以帮助大型核心企业升级供应链,还可以更好地赋能平台的各类供应商和第三方服务商,帮助他们更好地服务客户。这种创新的协作网络,基于这种日益广泛和紧密的协作网络,使平台上的所有企业和行业获得更大的价值提升,并有机会创造伟大的商业模式。

这是企业对企业沟通区别于同行的差异化优势,也是企业对企业沟通的护城河之一。企业对企业沟通的另一个核心竞争力是团队。

在产品打磨和市场拓展方面,Enterprise Connect拥有一支精英团队。除了徐辉个人深厚的行业和人脉积累,产品负责人华阳还主导了SAP国内外公司十余个完整项目;销售负责人张海,曾任SAP华南、西南地区销售总监,拥有20年企业市场行业经验;交付负责人熊跃龙,曾任SAP咨询部高级实施顾问项目经理,也有超过20年的企业市场行业经验;增值服务负责人邢殿波曾主管阿里金融项目和宜信业务团队,具有多年金融行业实践经验...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帮助。有了优秀的团队和优秀的产品,企业对企业的沟通融资一直很顺利。

坤众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作为企企通的A轮投资人表示:任何类型的企业都有与供应商建立和保持长期紧密合作关系的真实需求,企企通通过系统化的平台建设解决企业痛点。昆仲坚定看好SRM,赋能供应链金融大跑道,而企对企无疑是这一领域的佼佼者,所以我们愿意继续支持企对企的发展。

本轮融资的领投人陶彬彬表示:企企通的产品将供应商关系管理从传统的纸质化转变为电子化、信息化,在中国有着巨大的市场空,拥有完整的供应链体系,可以大大提高企业效率。通奇为大量生产型企业提供多种增值服务,其中一项就是金融服务,这也符合网通集团一直致力于用金融帮助实体产业发展的愿景。未来,双方将有广阔的合作机会。

此前,企对企已完成四次融资,分别是:2015年6月获得数百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易易天使;2015年10月获得15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微光创投和创业工场;2016年底获得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投资方为坤众资本;2017年5月,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孟河创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33727.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