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教务处主任,在教务处工作十年了。我来说说我的感受:累,心累,脑累,身毁。
我来教务处是因为前教务处主任得了癌症。现在我也病了。上次我们谈过,我们一致认为这个立场破坏性太大。
学术疲劳在哪里?事情太多,杂事太多,临时工作太多。我们学校把各个系的职责梳理一下,其他系基本都是一页。我们教务就三页,几十个任务,五六个人完成。
第一,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基本都和教务部门有关。
基本上学校所有的工作都或多或少和教务有关。教学组织,从教学计划的制定到实施,涉及到师资、排课、调课、班级统计、督导检查等问题。都和教务有关。师德、竞赛、科研和继续教育;学生补考、函授、入学竞赛;学校评估、诊断和改革以及统计报告的建立必须由教育行政部门完成。所以很多时候,学校办公室发个文件,看名字,扔给教务处听回音,教务处不收,再决定由哪个部门负责。
二是临时工作太多,连续加班太多。
教务部门一般都有专门的时间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都是很有计划的。但很多时候,突然临时工作太多,导致连续加班。
比如一年有三天假期,我正准备享受假期。我被临时抽调去完成一个创作工作。为什么是教务?因为教务涉及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所以学校的所有工作基本都是熟悉的,也就是说熟悉学校的情况。连续加班一周,白天晚上加班,每天休息三四个小时,相当于把材料都熬出来了。
更不用说一些重要的创作或者验收工作了。连续几个晚上加班加点煮材料是常规操作,都是身体拼出来的。
而且这种临时工作太多了,加班熬夜是常事,所以很少有人愿意来教务。太忙,太累。
第三,创造性工作太多,耗费脑力。
教务处是学校教学运作的核心部门。面对很多实际问题,教务处不得不拿出解决方案,或者制度文件,或者活动方案。总之,学术人员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写作能力。
学校要组织优质课竞赛,制定计划;要开展师德建设,制定规划;要严把考试关,建章立制。所有的活动都要有计划,所有的政策都要有制度,写材料都晕。另外,学校的绩效工资改革,职称评定方案,各种评优方案,各种文明创建也有教务处的影子。
所有这些任务都需要在纸上看到,并付诸实践。学术人员既需要写作能力,也需要协调能力。
第四,教学校长的智囊团
教务处是学校所有部门中与教学校长关系最密切的部门。教务处的一切活动,其实都是教学校长安排的,是教学校长的眼睛和手。所以一般来说,教务处也是所有部门中出差最频繁的部门。频繁到你想待在学校,哪里也不去。经常出差也导致家庭关系不和谐,有时候很无奈。
五、与上级保持联系,烦。
教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大多是一线教师,他们是兼职的行政人员。他们最不擅长的是人际关系的维护。所以,如何和上级保持良好的关系,真的是别人望尘莫及的。有时候为了见领导,想尽一切办法,但最后效果并不好,心里很焦虑。技术,真的不擅长社交。
教务处,脑残,苦心,辛苦,颈椎病,腰椎病,脱发都是小事,癌症,心脏问题才是致命的事。
所以,有想法就走吧。我已经有足够的工作了。我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