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页眉下划线2022-07-07  22

户籍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社会制度,是与土地直接相关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管理模式。这一制度萌芽于商朝,形成于周朝,代代发展,至隋唐形成完善的体系。户籍制度是统治阶级检查户籍、征收赋税、分配徭役、维护统治秩序的基础和重要管理手段。也是国家对人民进行经济和肉体控制的重要方式。很多古老的制度被历史淘汰,但户籍制度却被所有统治者奉为圭臬,不断完善。一个国家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田地,要收多少税,能招多少兵,都离不开完善的户籍制度。是统治者管理和控制老百姓的重要手段,所以历代统治者都认为“谁能治天下,必先治其民”。

1.户籍制度的由来。商朝的“寄人”制度。从甲骨文的记载可以知道,早在商代就已经进行人口登记了。当时人是基本的报名单位,目的是为了征兵,目的也比较简单。这种户籍制度被称为“寄宿制”,是户籍制度的原始源头。

2.周朝的“乡隋”制度到了周朝,地方基层组织采用了乡隋制度。“乡”是中国人居住的地方,“隋”是野人居住的地方。乡之下,有州,有党,有族,有族,有族。五族为族,五族为族,五族为乡。“穗”是针对农村和偏远地区的。是由郡县、轻蔑、赏识、邻里组成的。它也采用五五制。五邻为邻,五邻为邻,四邻为赏,五赞为轻,五轻为郡,五郡为隋。乡制是周代的基层政权组织。如西周时期鲁国有“三乡三隋”,由基层官员管理,如邻里长、徐莉、教师、胥吏、县令、大夫等。

3.秦朝的“吴石”制度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如何满足军事来源的需要成了君主们的头等大事。为了增加人数,摸清家底,各国都进行人口普查登记,重视户口管理,限制户口迁移,防止本国人口向外国迁移,满足军队的用兵需要,并将这一制度的执行情况列入官员的考核目标。

战国时期秦国的户籍制度是其他国家中最完备的,这得益于“商鞅变法”和秦国对法治的坚持。秦以五户为基本单位,设置“吴石”,采取连坐的方式限制人口流动,管理基层。秦国要求庶民“精耕细作,耕织粟”,分别通过设置下士和士官,闲时务农,战时参军等方式,按照五户、一户五、一户十的方法管理庶民。只要在战场上获得兵权,就可以化野鸡为凤凰,获得爵位。如果前五名中有人向敌人投降,其他人也会受到牵连。

秦朝统一后,户籍制度管理更加严格。每个家庭都必须登记户主及其所有成员的详细信息。出生的婴儿必须立即登记,死亡的可以注销。到了秦朝,连百姓的财产、身高、特长都详细登记,以便一旦战争爆发,有目的、有选择地招募。此外,完善的户籍制度也是徭役和收税的基础,对国家的统治意义重大。

4.汉代的“乡亭”制度西汉时期,萧何主持制定了《户法》,建立了较为严格的户籍统计制度。萧何非常重视户籍的意义。他在入侵咸阳时,第一时间保护了秦国的户籍档案,同时对秦国的其他宝贝不屑一顾。在萧何的主持下,汉朝采用了户籍更加完善的乡亭制度,首次出现了户级。

汉朝和秦朝一样,对人的逃跑采取高压手段。汉代的《藏匿法》规定,逃亡者、收留或藏匿者都要受到惩罚,以此来限制人流。

第二,户籍制度的成熟。隋代的户籍制度不断发展,到隋代已经基本成熟。隋朝初年数次清户口,称为“大招财,貌读”。在“大搜查、外貌读”中,政府将户口本上的信息与本人进行比对,核对真实信息,杜绝冒充户口、谎报年龄,以逃避兵役和徭役的行为。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隋政府还鼓励群众互相监督、互相揭发,发现有假户口、篡改年龄等信息者严惩不贷。

隋代在基层管理体制上采用常宝、李政、党魁的“三头制”管理农村,包括劝农、桑农、收税、协助征兵、组织徭役等。

6.唐代的“李政”制度。唐代的家庭管理在隋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代每百校设一李,内设;五里设为乡镇,户户申报户口和土地,记在户主名下。住户主要保证上报内容真实准确,李政根据“手”进行登记,上报县里。每个县每年统计核算一次,向户部申报户口数、已经征收的税数和明年预计征收的数。根据这些数据,中央政府根据每户的资产和男性的强弱将家庭分为九个等级,这是收税和服兵役的依据。

唐朝的户籍制度也保证了老百姓的财产不受侵犯。唐代规定公地和私地不得任意侵犯,私地的产权是“依其而有”。如果有土地纠纷,会根据户口本上的登记信息进行甄别。将他人土地占为己有者,以“盗货倒卖”罪论处。

从唐代发现的“手持事实”可以看出,上述内容是以户籍为依据的,包括户的级别、应收田数、已收田数和未收田数。还能看出各家各户的“永夜天”和“久保登”的区别,内容非常完善。

唐代户籍将居民分为编制户和非编制户,其中编制户为良民,非编制户为军制破坏后的基户、僧户和军户。

7.宋代“方国户,嘉宝”的制度,宋代户籍高于唐代,设立方国户,是对城市居民的专用称呼。第一次在户籍上有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区别,有点类似于中国原来采用的“非农户”和“农业户”。在此基础上,拥有永久财产的人被称为“主户”,没有永久财产的人被称为“客户”,并登记入籍。郭户在的主要户基本都是上层阶级,拥有大量资产;顾客主要是小工、小商贩和雇工;农村户以地主为主,有少量农民,农村客户也分为三种:一是终身依附于主人的“地主”,二是出租主人土地的“佃户”,三是务农的“漂泊者”。在此基础上,宋代将户籍分为十等,也有特权的“官户”和“况户”。官员包括文武官员的家属,情况户是胥吏、包拯等乡仆。

宋神宗时期实行“嘉宝制”,10家公司为一保,50家公司为一大保一大保。十大险全保,主任副职全保。其目的是通过户籍实行“军民融合”的制度。这种制度允许每个人与他人接触,有利于统治的渗透和基层政权的稳定。

8.明代的“李佳”制,将宋代的保甲制改为明代的李佳制,每110户编为一李,其中财富较多的十户选作李昌,其余100户分为十李。在徭役中服役时,十甲每年轮换一次,称为“编年”。每年要服徭役的时候,一个上尉就带十户去服徭役,第二年再换一批。每家每户十年一轮,保证了绝大多数人能够有时间进行农业生产,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明代这种户籍制度将人和土地的登记分开记载,称为“黄皮书”和“鱼鳞簿”。黄皮书编的时候是每里一册,每十年调整一次,并根据家庭人口和财产的变化重新编制。黄皮书一式四份,每户、省、政府、县各一份。户部抄因抄在黄纸上,故名“黄皮书”。

▲路引

明代《黄皮书》编纂后,户籍不能随意变更,人员不能随意流动。如果你想出去,你必须有政府颁发的“道路指南”。目的是把农民束缚在他们的故土上。农民只能老老实实种地,方便收税和征兵。如果某人是“逃犯”。他们利用国家机器强迫他们回家,富裕的家庭被流放。后期刑罚减轻,以银刑为主。

9.清代的八旗制度:坦丁入穆。清代“按军旗颜色定户籍”,实行军民融合的八旗户籍制度。“每个公民的户口登记分为四类,即平民登记、军人登记,也叫卫登记、商登记和厨登记。作为管理者,必须审视自己的祖籍。如果一个家庭在他们居住20年以上的地方有坟墓,他们将被允许进入官方住所,并被命令申报他们的祖籍”。户籍分为军、民、厨、匠四类,以户为单位登记。满人接管中原后,对各民族实行分而治之,实行“摊地入亩”政策。与明朝相比,户籍管理有所放松,规定了入籍条件。那些拥有产业并愿意归化的人都被纳入了土著人的行列,普通人不再拘泥于他们的土地来源。

▲清代湖口牌令

清代采用户籍卡令,县县城乡十户设一卡长,十卡设一卡长,十卡设一保长。给门一张卡片,写上它的名字和它的口,出门时注明目的地。卡长和指甲长每三年更换一次。法律之外或甲方内部的可疑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上报。富人和百姓一起上市,不允许逃避注册。

三。户籍制度的作用户籍制度不仅起到登记人口、统计人数的作用,还反映普通百姓的家庭财产状况和劳务纳税情况,为土地分配和税收征收提供依据。在封建时代,保甲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少犯罪,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维护稳定。

统治者为了更大程度地奴役人民,尽可能地把老百姓限制在一个固定的区域内,形成了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只有用户籍制度把老百姓束缚在土地上,通过世袭职业加强对人口的控制,专门从事农业生产,世代当兵,世代经商,老百姓才能保住饭碗,社会才能在统治者的控制下有序发展,实现统治的稳定。建国后长期采用的户籍制度也受到历史户籍制度的影响。户籍分为非农业户籍和农业户籍。不同户籍的人享有不平等的待遇和权利,城镇居民在教育、就业、保障等方面享有更多更大的权利。在户口迁移和变更方面也采取了严格的措施,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密切相关的账本

因此,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传统的户籍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使户籍回归其户籍人口的本质,人口流动不再受到限制,人口管理纳入动态管理,让每个人都享受无差别待遇。这是户籍制度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936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