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没有绝对值。汇率实际上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变量。和利率一样,根据国内经济、国际贸易、外汇储备等因素综合调整。
首先,中国的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汇率制度一直在不断调整。
1985年后,我国实行官方汇率和外汇调节价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国家外汇管理局制定并公布。
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建立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5年7月,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所谓“单一”,是指前期官方汇率和外汇掉期市场汇率的结合。
目前,世界上有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经过长期的实践和观察,固定汇率制和浮动汇率制都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最终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在两者之间选择了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控制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随着中国人民银行监管水平的提高,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区间也在不断加大,从1994年的0.3%到2007年的0.5%,2012年的1%,2014年的2%。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来越大,越来越能反映市场供求。
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从图中可以看出,自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已经升值了很多。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汇率从8.5:1上升到2014年的近6:1。即使去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已经升至7:1,但人民币汇率长期趋势是升值的。
人民币汇率多少比较合适,在不同的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形势下是不一样的。去年以来,由于国际贸易争端的加剧,许多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出现了贬值。尤其是8月12日,阿根廷比索对美元汇率竟然直接下跌了30%以上。
它是汇率经济的关键变量,影响方方面面。很难说升值还是贬值一定对经济有好处。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从6.1082: 1到7.1487: 1,人民币有一定程度的贬值。这种贬值有利也有弊。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本币贬值,外币购买力就会强,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就会相对便宜,从而增加出口;同时,本币贬值,外国商品价格变贵,进口就会减少。因此,人民币贬值将扩大出口,抑制进口,增加贸易顺差,促进经济发展。当前,国际贸易争端频发,我国出口面临巨大挑战,人民币适当贬值有利于我国出口产品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
但是,人民币贬值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第一,贬值会引发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其次,贬值不会解决外部需求放缓的问题。虽然短期内有助于出口企业扩大出口,但长期效果并不明显。
事实上,近期人民币大幅波动主要是由于美国对华出口商品加征关税引发的市场波动。人民币被动贬值。
第三,汇率的稳定
中国政府多次表示,人民币汇率没有持续贬值的基础,可以在合理均衡的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稳定的汇率对企业的国际贸易非常重要。在汇率波动过大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会受到干扰。一个国家的出口竞争力应该取决于其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而不是汇率。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已经反映了市场的供求状况,是合理的、均衡的。
然而,中国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并不仅仅由与美元的汇率决定。人民币汇率一篮子机制是综合考虑占我国对外贸易、外债、对外直接投资等对外贸易活动比重较大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形成一个货币篮子,并分别赋予其在篮子中相应的权重。美元、欧元、日元和韩元是主要的一篮子货币。新加坡、英国、马来西亚、俄罗斯、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等国家对华贸易比重也很大,其货币对人民币汇率也很重要。
由于中美贸易受到双方加征关税的影响,中国的出口和贸易将与其他国家更加密切相关。欧元、日元等其他货币将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