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传统文化

离婚律师费2022-07-07  14

八节,粥情。

腊八节,俗称“腊八节”,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的传统。相传这一天是佛祖释迦牟尼出家为道的日子,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节日之一。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是一种由各种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喝腊八粥”是腊八节的习俗。腊八粥的传统食材有大米、小米、玉米、薏米、红枣、莲子、花生、桂圆以及各种豆类(如红豆、绿豆、黄豆、黑豆、芸豆)。

在我们鲁南老家,腊八与“腊八”谐音,寓意着父母辛辛苦苦拉扯孩子,希望孩子健康成长,前程似锦的深刻含义。

今年的腊八是二月九日初三,已经进入了深冬时节。我的家乡有句老话:“孩子,不要贪心。过了腊八,就是过年了。”腊八拉开了期待新年的序幕。以前生活艰难,孩子们为了穿新衣服,吃年夜饭,盼着过年。现在生活改善了,盼过年的欲望就轻多了。但是传统节日还是传承下来了,腊八节还是要过的。

触景生情,想起小时候过腊八节喝腊八粥的情节。

70年代初,我的家乡滕县(今滕州)和全国一样,一片贫困。每到假期,我妈都要操心。为了让节日好看,妈妈总是聚在一起,早早的做好准备。那年的腊八节,我妈为了熬一锅腊八粥,真的很纳闷。哪里可以养八种五谷杂粮?嗯,我们院子里有两棵枣树。每年秋天,妈妈都会在腊八节和春节把收获的枣晒干收起来做粥。

今年腊八节的七夕,妈妈很忙,泡玉米糁、高粱米、黄豆和收上来的红枣,才准备休息。第二天天一亮,我妈一边拉风箱一边往炉子里添柴火,煮了这锅我妈认为重要的腊八粥。粥飘出了香味,灶火也映出了妈妈的笑脸。先是我妈舀了两碗腊八粥给我和弟弟喝,然后用小碗舀了粥喂那两棵枣树。她一边喂奶,一边念叨,“拉巴拉巴人年年无病;腊八树,来年枣压枝”;那种虔诚。

上世纪80年代,生活更美好。腊八节的时候,妈妈忙着煮腊八粥的原料,高兴地告诉弟弟妹妹,终于可以凑够杂粮和干果,煮一锅像样的腊八粥了。也可以泡一坛青脆可口的腊八蒜。

现在,每当我想起厨房炉火映出的妈妈的笑容,还有腊八粥做的笑容,心里就酸酸的。风箱的声音总是在我耳边回响。每年美味的腊八粥都是我们家的香饽饽。

今年的腊八节,我会精心准备,为年迈的父母和家人煮一壶像样的腊八粥。

一碗普通的腊八粥,蕴含着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一碗美味的腊八粥,渲染着家的和谐气氛。

2019年腊八节前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86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