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老庄是道家,其实是一种误解。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庄学派,老庄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或者说老庄从来不自称道家,只有儒家自称儒家,墨家自称墨家。直到汉代,司马谈才在《六经要论》中第一次提出道教的名称,这反映了汉代政治统一后,道教思想界也走向了统一。汉初道教是吸收儒、墨、阴阳、明、法诸家之长而创造的新体系,与先秦的老庄关系不大。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人,也没有创立宗教,这和古印度释迦牟尼一开始就是宗教人,创立佛教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同于佛教经典。
很晚才迎来老子入道为教主。从时间上推断,东汉时期道教以老子为领袖,最早出现在宫廷和贵族阶层。楚光武帝的儿子刘英,晚年喜欢老子的学说,在道教中崇拜老子。后来,明帝写了一道诏书,老子对仁思提出了一个拙见。桓帝到了,老子供奉苦果,群臣随后。Xi九年(公元166年)以后,人们崇拜老子,逐渐在民间流行起来。
是学术派,不是宗教派,秦汉时期有道教。《老子》《庄子》之类的书是学术著作,不是宗教经典。东汉后期,老子逐渐神化,老子开始走上道教领袖的位置。民间巫术、仙术,靠的就是老子的理论。《太平经》将道教与神仙融为一体,而巴蜀的五斗米道则称老子为老先生,并以老子的五千文为经典,这是道教正式形成的重要标志。
在唐代,老子被尊为道德真经,庄子被尊为江南真经,列子被尊为徐冲真经,文子被尊为宣彤真经。老、庄、烈、文是道教的神仙。
与道家相比,道家进一步突出了“道”的超越性、绝对性和神秘性,使“道”成为一种具有无限力量和至高无上的神的抽象形式。道教宣扬纯洁,无为,沉思,冥想,善良,统一,遗忘,谦虚,追求内心的平静。充分发挥道家的超脱于俗的精神,形成出世修心论。老子书中的养生理论,即“神仙不死谷”“长生之道”,庄子书中神仙的话,即神仙“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飞龙过四海”,都被吸收进了道家思想材料。道教对道教理论进行了改造,把原来的世俗迷信变成了独特的、系统的神学,成为与儒教、佛教并列的大型宗教。
道教建立后,沿上下路线传播。是上层的朝廷,是官方和贵族阶层,下层是普罗大众,与民间的巫术、符咒紧密结合。农民起义往往以道教为组织形式。黄金起义、宋代方腊起义、清代义和团运动,最初的队伍大多集中在道教。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是:
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只有老子学派和庄子学派。
道教是一个宗教,是一个规范仪式的宗教组织,有一个教主,有信徒,有一个教导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