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月29日,韩国首尔一名10岁男孩在自家小区玩耍时被绑架,最后被残忍杀害。这起案件甚至惊动了时任韩国总统,警方15年未能破案,最终成为历史悬案。得知这个案子后,大家都质疑警方的破案能力。
在南韩富人区,一个富家子弟的10岁弟弟李在自己的小区玩耍时莫名失踪。当时绑匪索要的赎金高达7000万韩元(按目前水平最高可达400多万人民币)。孩子的父母配合警察听从绑匪的指示,不敢有任何闪失,但最终绑匪还是残忍地杀害了小男孩。
这个案子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震动。警方花费了15年的大量精力追查,出动了10多万警力,15万多人力,调查了420多名嫌疑人,分析了87个声音和笔迹。但时至今日,依然毫无头绪。就像凭空消失一样,绑匪逍遥法外,成为韩国历史上的一大悬案。与失踪青蛙案、花城连环杀人案并称为韩国三大悬案。
在破案过程中,为防止打草惊蛇,当地警方禁止媒体报道此事,并出动大批便衣警察布下重围。有两次很好的抓捕机会,但都被绑匪轻易逃脱,令人遗憾。
2007年,韩国导演朴正彪将此案拍成电影《那家伙的声音》,真实再现了案件现场。现在看到这部电影,听到电话里绑匪的声音,还是让人不寒而栗。
这个案子是怎么回事?绑匪有什么玄机?为什么警察两次错失良机,没能抓到绑匪?为什么人们会怀疑警察的侦破能力?大家好,我是老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韩国这起离奇的绑架案。
李被绑架了。1991年1月29日晚,在韩国首尔的一个高级社区,孩子们正在院子里的操场上玩耍。晚上9点左右,其他孩子都已经回家了,但10岁的李没有回家,因为他玩得太开心了。
李的父亲又看了看自己手腕上的手表,他开始感到有些担心。虽然明天是周末,他不用去上学,但是这么晚了也要回家。于是他和的继母李急忙下楼去叫他们的儿子回家。
但是到了游乐园,发现空空无一人,根本没有儿子。这一刻,夫妻两个都有点慌了神。毕竟他们的儿子才10岁。这么小的孩子这么晚能去哪里?
“你会去同学家玩吗?”想到这,父亲赶紧给刚一起玩过的朋友打电话,但所有的电话都是重复的,说他没有李瑟娥·向皓。
这时,夫妻俩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一刻也不敢耽搁,赶紧报警。此时此刻,他们只是在想自己的孩子可能会走失,却完全没有想到自己会被绑架。
当他们绝望地回到家时,一阵电话铃声突然响起,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寂静。爸爸一开始很震惊,仿佛一下子看到了一丝希望。他快步走到电话机旁,心里想:“你有李的消息吗?”所以他很快拿起电话。
“你儿子现在在我手上。”电话那头是一个男人冰冷的声音,对方故意压低了声音。“请在两天内准备好7000万韩元(当时相当于40万人民币),在你的车上安装车载电话。我会随时打电话给你。不要报警,不然你儿子会死的。”
“我儿子被绑架了。”爸爸被吓出一身冷汗,颤抖着放下了手里的电话。他神情恍惚,好像还没有从刚才的恐惧中醒来。焦急等待的母亲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晴天霹雳,不知所措。
测试绑匪的威胁,要不要告诉警察如果绑匪发现了会不会伤害孩子?夫妻俩犹豫不决。
关键时刻,爸爸很快清醒过来。一方面绑匪索要巨额赎金,另一方面爸爸很清楚,以自由的力量很难救出儿子。只有依靠警察才有一线希望。于是夫妻俩赶紧把这个神秘电话报了警。
警方立即展开了严密的调查。为了防止绑匪察觉,一方面将所有调查人员换上便衣进行秘密调查,另一方面封锁了案件的所有信息。李的父母也在紧急筹钱。
1月31日,就在绑匪打来电话的一天后,的父亲李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曹睿区警察局的,要旁边的警察接电话。听起来像是一个30岁左右的男人。
警方的反应相当迅速,因为李是在江南区被绑架的。当时韩国所有警区都是独立办案的。江南区没有向其他区报告情况,封锁了媒体,其他人不可能知道案情。根据多年的经验,民警判断这很可能是绑匪的一次试探,于是民警立即向李的父亲眨了眨眼。
李的父亲立刻明白了。便道“你打错电话了吗?我们家都是普通居民,没有警察。”李的父亲刚说完话,对方就匆匆挂断了电话。
过了一会儿,电话又响了。李让的父亲独自带着7000万韩元到首尔金浦机场2号航站楼乘坐国内航班。
李的父亲与警方迅速商量,决定按绑匪的要求由李的父亲开车。一个警察躲在车后座,安排警察在后面开车。
到了终点站,绑匪打来电话,问:“为什么有人坐在车后座?你报警了吗?”李的父亲坚持说没有人。这时绑匪指示他们去市政厅,不再多问。刚到市政厅,绑匪又让他们去中路剧院。到了剧院后,绑匪让他们去剧院旁边的面包店,然后去炸鸡店。就这样,他们被绑匪牵着鼻子走,几乎跑遍了整个首尔市,但绑匪只是通过电话下达指示,一直没有露面。
就在他们满大街跑的时候,的母亲李也在家里接到了绑匪的电话。“我告诉过你不要报警。你为什么还报警?我已经看到李父亲后座的便衣警察了。”李的母亲接到电话时非常紧张,情绪有点失控。她哭着说:“我们没有报警。可能李的父亲有点害怕,所以让他叔叔陪着他。”而且她反复强调没有报警。
到底是绑匪发现了隐藏的警察还是绑匪屡试不爽?从警方的角度来说,作为专业办案人员,不应该轻易暴露。而且警方也进行了严密的布控,在进入绑匪指定的每一个地方之前都安排了不同的便衣警察。所以绑匪应该很难判断李的父亲有没有报警。但是,很明显,绑匪很有思想,很冷静,是个高智商的彪悍罪犯。
2月1日,绑匪用同样的方法通过电话遥控李的父亲,地点是金浦机场航站楼2楼。李的父亲等了一整天,但是绑匪还是没有出现。经过反复的辗转反侧,李的父亲已经筋疲力尽,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折磨。看来,绑匪是用这种方法来消磨父亲和警方对李的耐心,这也是一种心理战术。
2月2日凌晨,正当李的父亲疲惫不堪地回到家时,绑匪的电话又打了过来。这次,的父亲李被要求把现金带到教堂书店大楼前,把现金留在车上,把车钥匙留在车上,然后独自离开。心碎的爸爸这次没去,妈妈一个人开车。到了之后,她按照绑匪的要求留下了自己的车和现金,但她没有走远,躲在书店旁边的一个报摊里,周围有很多便衣警察。
李的母亲看见一个男人用怀疑的目光在汽车周围张望。她赶紧向附近的便衣警察报告,但警察怕吓着他,没有轻举妄动。这个人很快就消失了。然后一直到天亮,没有人再靠近那辆车。
经过两天的沉默,直到2月5日,着急的李父母再次接到绑匪的电话。这一次,绑匪改变了策略。他说他在某个地方放了一张纸条,让李的父亲按照纸条上的要求去做。果然,李的父亲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有两个银行账户,并要求李的父亲分别向这两个账户支付2000万韩元。
首先,警察鉴定了这张纸条,但是他们没有发现任何指纹。然后对两个银行账户进行调查,发现两个银行都没有安装监控,人流量很大,很难发现绑匪的踪迹。虽然这次有更多关于绑匪的信息,但是警方还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平静了8天后,2月13日,绑匪打电话来,问他交了钱没有。李的父亲回复说,其中一笔账已经付了。绑匪还要求的父亲李当晚将剩余现金带到首尔桥下,并发现了一张写有上述说明的纸条。这时,的父亲李也提出了一个请求,想听听孩子的声音,确保孩子仍然平安。但是绑匪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他只是冷冷地说:“如果你不想你儿子死,就按我说的做,这是最后一次。”
当李的父亲到达桥下时,他发现了一张纸条,并让他把钱放在第一个栅栏的铁盒子里。李的父亲在上面放了10万真币,其余都是假币。
警方认为这是最好的抓捕机会,在桥下布置了大量便衣警察。晚上10点多,一辆小车以极快的速度飞驰而来,小车很快就带走了铁箱,没有停下来。因为速度太快,警察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但是等警察回来的时候,绑匪已经逃得无影无踪了。
这一次,警察真的错过了机会,让绑匪在眼皮底下逃走了。可惜了。一方面证明绑匪机智,吃了不少苦头。同时也说明警方明显低估了形势,准备不足。
2月14日凌晨1点多,愤怒的绑匪打来电话,怒吼道:“你敢用假钱骗我,你不想让你儿子活了吗?但我还是很感谢你这次没有报警”。看来这个警察的失误让绑匪以为李的父亲真的没有报警。
最后的机会错过了。打完这个电话之后绑匪就再也没打过电话了。警方只能从绑匪留下的银行账户入手。警察查了一下,银行账户里的钱还没有被取走,说明绑匪肯定会来取钱。警方发现这家银行下属有50多家支行。由于警力有限,他们无法监控每一家银行,只能选择一两家认为绑匪可能出现的银行进行重点控制。
2月19日,一名中年男子去银行取钱。他把存折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告诉他,账户里的钱已经被冻结,不能支取。男子听后,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柜台。
这也是逮捕的好机会。如果警方能够严密监视,精心安排,他们一定会抓住绑匪。但是这家银行没有值班警察,警察也没有提前通知银行,要求银行配合抓捕。银行对此事一无所知,所以绑匪进出银行、取钱等一系列操作都没有引起银行工作人员的怀疑,使得绑匪轻易逃脱。
3月13日中午12点左右,李的尸体在首尔松浦区一座桥下的排水沟入口处被发现。他的双手被尼龙绳绑在背后,口鼻被胶带紧紧缠了好几圈。
经法医尸检,李系窒息死亡。死亡时间大致在2月27日,也就是被绑架后的第29天。也就是说,在绑匪最后一次出现之前,孩子应该还活着。
至此,绑匪就像凭空消失了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由于该案影响巨大,韩国民众对该案的关注度更高,甚至当时的通称都很关注。警察没有放弃,继续努力调查。直到2006年,案件到了15年有效诉讼时效,才无奈终结。这也使得此案成为历史悬案。
质疑这起案件其实是一起普通的绑架勒索案件。绑架者为了钱而绑架。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就连当时的韩国总统也非常关注。我认为主要原因不是李的有钱地位,而是警方的办案能力引起了人们的怀疑。
警察有三次逮捕绑匪的机会,却让他们在眼皮底下消失了,真是让人咬牙切齿,后悔不已。当绑匪第一次开车索要赎金时,警察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显然抓捕计划不严密,准备不充分。第二次,的母亲李发现可疑人员在车内四处张望,并及时向便衣警察报告。但警察怕打草惊蛇,没有及时采取行动,嫌疑人却在他们眼皮底下溜走了。第三次,绑匪去银行取钱,最后一次机会因为警方管控不严没有通知银行配合而浪费。
当然,警方也有各种考虑,由于当时的侦破手段、技术、人力物力的影响和制约,最终没有侦破此案。比如大家肯定会疑惑,韩国银行开户的时候不是需要实名登记制度吗?他们不能从账户持有人开始调查吗?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韩国对个人账户的管控并不严格,根本查不到这个账户的个人信息。
你对这个案子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