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网友都看过电影《命运》,被它的故事情节和隐喻内容深深吸引。接下来我想表达一下我对这部电影人物塑造的理解,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电影《命运》主要由四个小故事组成。今天我要说的是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大海。先来了解一下大海故事的原型。山西人胡文海对村支部领导的腐败行为不满。2001年10月26日晚,尽管请愿失败,他还是用枪杀害了14人。
看完整部电影,我思考了这个问题:海的悲剧是因为他想要正义吗?显然不是。在电影中腐败为常态的恶制下,人们所谓的“正义情怀”似乎与之格格不入。所以,与邪恶体系抗争的海,注定是一个“悲剧英雄”。现实中,胡文海其实选择了走正常的上访程序,但为什么电影中的大海没有走呢?相比之下,现实比电影更残酷。
接下来,让我通过几个场景来分析一下大海的性格:
1.大海给自己打了一针:前面和后面的场景都显示大海是单身,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某种程度上说明大海没有后顾之忧,为后续的一系列行动做铺垫。
2.找姐姐:其实不难看出,大海和这个所谓的“姐姐”不是一般的姐弟关系。如果大海有问题,我会第一时间找姐姐谈,可以体现姐姐在大海心中的地位。没想到的是,姐姐居然把他和焦导演比,叫大海不要再演了。姐姐的不理解加速了矛盾的激化,所以海要证明他也可以是最邪恶的。
3.高尔夫:那些愤世嫉俗的人给大海起了个绰号叫“高尔夫”...每一次更重的打击都加速了海中恶魔的出现,绰号成为压倒大海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最后海忍无可忍,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4.马:故事中有两个场景有马。电影里的策马不就是大海吗?另外,还有一个关于马的典故。据说尼采最后失去理智,掐死了都灵街头虐待马匹的马夫,是因为忍受不了那种漫长的孤独,也没有人能真正理解尼采。
电影中的马终于重获自由,大海也仿佛“解脱”了。
最后把老子的一句话“天地不仁,万物为狗”做个小总结——老子的《道德经》。
世界上的一切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对与错,也许只有所谓的“强与弱”。既然是这样,那就不简单了。谁比谁高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