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泽于2021年12月24日写于北京大学。
中国人应该庆祝圣诞节和平安夜这样的西方节日吗?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虽然说全球文化兼容并蓄,当然也是西学东渐的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的胜利。现在中国人也开始庆祝这样的洋节,逐渐扩大和重视,甚至消费和倡导。
那么你想为这样一个节日承诺什么呢?是崇洋媚外吗?
人类文明有地域差异,也有共融。圣诞节是祭奠耶稣升天的日子,是罗马教会私下决定的传统节日。而西方的耶稣是人们心中的救世主,他为什么要成为救世主?因为世界上存在着一定的发展不平衡和矛盾,也就是痛苦和挫折,而这种救世主的出现对应的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种斗争,是一种解脱和寻求幸福的心理安慰。
后人通过努力和拼搏,实现了痛苦的消解和转化,逐渐走向了幸福的生活,摆脱了过去幸福的事物和社会现状,不断向进步的文明诠释历史。像耶稣这样的神话人物,这是一个里程碑,本身就有一种引导的力量,不断地促使大家前进,安慰自己灵魂和欲望的膨胀。
世界上人类的发展和地方经济的转型都是如此,都是理念和认知的交融。
世界上没有神学,灵魂里有想象和憧憬,这是一种观念和心理的游戏。
这是人类发展探索和进步的关键人物,尤其是在进步的过程中。值得敬佩,值得怀念。耶稣在其中,圣诞节被后世接受。它和中国的端午节一样,有着人文情怀和历史渊源,甚至是我们自身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缩影。
狂欢夜不是可以解释和平的苹果,快乐也不是圣诞节释放的元素。
信仰是人类文明凝聚的内在价值走向,也是一种追求和沉淀。谁也不能禁止和改变它,只能完善,顺其自然。正念的主流价值观下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圣诞节是宗教节日。
现在可以肯定的是,圣诞节几乎成了全球的圣诞节,因为这个节日成了人们追求和平与幸福的想象。
随着国际交流,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不同的地区,文化也会在这里慢慢传播。当国内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没有冲突的时候,他们可以寻求共同点,甚至可以模仿学习。西学东渐也是新事物新文明扩张的一个环节。
今天的外国人也熟悉中国传统节日,开始接受中国传统节日和文化的洗礼,并试图分享时代的盛宴,被中国元素和节日气氛深深打动。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文化和传统节日,每个民族的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感情。这样的西方节日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根本不是崇洋媚外。但是,需要明确节日本身的内涵,明确告诉孩子们什么是平安夜,什么是圣诞节,不排除其他民族的向往和价值信仰。
现在圣诞节融入了更多的中国元素和文化,是东方文明主流价值观下的西方节日。
但是你不能因为这样一个节日就提高自己的品位和追求,这是不对的。
中国人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一直为其他国家所羡慕。如果不接受一些外来的东西,将来如何达到向东方学习,向西方传播的效果?如何解释后来者的概念?中国文明和历史记载已经晚于西方文明和印度等古文明。现在,在不忘自己的首创精神,为人类建设共享未来的共同体时,我们也必须努力建设一个文明的共同体。地球是一个整体。
人类文明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文化记录,也需要更多的节日来表达现代文明的进步。
无论是国外的节日,还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都要知道节日的由来和历史情怀。我们不应该跟随别人的想法,甚至不应该跟风。用西方节日的概念来展现我们的幸福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祝天下所有人平安,希望所有人通过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去争取幸福的生活,而不是祈祷和梦想,更不是白日做梦和寄托。
珍惜你所拥有的生活,热爱你的工作和事业;爱家人,爱爱人;热爱祖国和人民;我们热爱这片热土上的一切,携手进入更美好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