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现在的微信群:
先说现在的微信群
近年来,社区的概念非常热。很多人都在说自己在做社区,其实只是微信群和QQ群。微信群不等于社群。这几年为了做营销调研,加了很多群体验,但是真正觉得有价值的群可能不到1%。通常,我在群体中的感受如下:
感受一:我加入群的本意是想认识更多的人和资源,结果发现自己成了别人的资源。还有一些微信商业群,一进群就让你买东西,或者让你做他的代理,帮他卖东西。
感受:很多团体都是这样的。早上他们发牡丹斗图,大家说“早上好”。中午几屏“欢迎”加红包。到了晚上,他们要么拿红包接龙,要么发广告,交罚款红包。虽然群的名字叫“某某干货群”,但说到底,群里除了广告,就是红包,并没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信息。
感受:每天大概有230万个微信群被创建,40%的微信群在一周内变得沉寂,30%的微信群可以存活30天以上,所以很多群在疯狂的广告和红包之后慢慢沉寂。即使是看似有意义的同学,也逃不过大多数微信群只有34天可活的魔咒。
感受:有些微信群会邀请一些大神来微信群进行语音分享,分享一些行业观点和经验等。表面看起来很有价值,但是脑细胞做了一个数据调查,问了200多人,只有15%的人经常听这种微信群分享,42%的人偶尔听一两次,43%的人觉得听语音太麻烦,基本微信群都不听语音分享。结论:很多商业类的微信语音分享是“自鸣得意”,但反过来说,即使不听,也不代表没有价值。语音分享还在,让人觉得有价值。就像晚上饿了,冰箱里有吃的,只是你不吃,你的幸福感还是满满的,因为你心里有底。即使不放在冰箱里吃,它还是有精神价值的。但就实用价值而言,不少受访者提出,如果大咖以文字的形式分组分享,阅读率会高很多。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典型的社区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