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讨论与公共政策密切相关的两个基本概念——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经济学家谈堵百年。
说说所有大城市都会遇到的拥堵问题,以及最好的解决方案。
我们用边际收益递减原理来讲这个问题。
1.庇古的税收建议
庇古在1918年出版的《拥挤问题》一书中论述。
从A到B有两条路:快车道和慢车道。自由选择的时候两条路的速度是一样的。
庇古的理论是,自由经济不好,每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都会伤害到别人。他的建议是,政府通过征税的方式把一些司机赶下快车道,这种方式后来被称为“庇古税”。
2.被诺贝尔经济学奖遗忘的弗兰克·奈特
弗兰克·奈特培养了几个学生,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弗兰克·奈特在1924年发表了他的论文:并谈到了他对拥堵的看法。
科斯1960年的文章<社会成本问题>:和奈特的论文是一回事。
3.靠私有产权和道路收费解决拥堵问题。
庇古说,人们争夺快车道对自由经济没有好处。奈特认为事实正好相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快速通道没有所有者,它不是私有产权。
如果有一个主人,那个主人可以行使专有权赶走一部分人,利用好这条路,有动力保持这条路畅通无阻。
我们再次使用“渔村故事”图表。如果高速公路有了主人,我们会尽力让这条路发挥出最大的经济价值。
高速公路的车主会认为适当的拥堵会给这条路带来更高的收益,他会让5个人上路。
经济学家用渔村的故事来讨论拥堵问题。如何才能利用资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这条路是否有人管的角度来说。
适当的拥堵意味着高速公路的经济价值可以最大化。
4.摘要
对于城市拥堵问题,庇古和奈特都认为高速公路的拥堵使其价值减损。庇古认为是自由经济的原因,奈特认为是无主的原因。
我们追求高速公路上的车辆数量和它们的价值的最有效组合。能使道路价值最大化的车辆数量是最合适的数量。
征收道路拥堵费是一个有效的解决办法。
思考
拥堵费和它的用途有关系吗?
没关系。收取拥堵费可以充分发挥道路的最大价值,与拥堵费的使用无关。
拥堵费的实践
如果在高峰时段从北大到天安门要交200的拥堵费,你觉得贵吗?
1.拥堵费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一个乞丐,老婆快生了,急着去医院,就想尽一切办法收200块钱。
所以拥堵费筛选的不是贫富,而是需求。
有钱人要存钱。
2.拥堵费在美国的实践
美国华盛顿495路征收拥堵费,采用“实时道路拍卖系统”。车越多,越贵;车越少越便宜。
拥堵费多少不确定,但是需要的时间是确定的。
3.不管拥堵费怎么用,征收拥堵费本身是有意义的。
拥堵费是为了让道路拥有专属使用权,让道路不至于成为公地的悲剧,道路还是应该是道路,而不是停车场。
拥堵费能不能用好,拥堵费该不该收,这是两个不相干的问题。
4.收拥堵费与公车改革无关。
拥挤收费的意义在于让道路发挥其本来的经济价值,而不是改革政府机构。
我们的重点是让位于它的价值,让位于仍然是方式。
5.征收拥堵费和优化城市道路可以双管齐下。
城市的设计越好,提供的服务越周到,来这个城市生活的人越多,拥堵是迟早要发生的。
6.征收拥堵费可以刺激道路供给。
征收拥堵费后,需求弱的人会被劝退,出空的路实际上增加了供给。
供给和需求之间没有明显的区别。只要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原来的需求方就会变成供应商。
7.拥堵费的目的是调节需求。
我们应该让每一种交通方式都有它的价格,并通过价格进行调节,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8.收取拥堵费对穷人有利。
拥堵费是对富人的惩罚。
伦敦和新加坡早就实施拥堵费了。
目前拥堵收费还没有在更大范围内普及,难点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还有思想上的。
9.摘要
征收拥堵费最重要的作用是保证道路还是道路,保护道路的经济价值,筛选需求,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思考
拥堵收费为什么不能普及,难点在哪里?
主要是思想障碍、公共决策效率、收费标准、收费区域划分等。
公共和私人物品
私人物品和公共物品的概念对于我们理解政府和市场的分工有着重要的作用。
1.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主要区别
私人物品是一个人能用而其他人不能用的物品;公共物品是一个人使用而不影响其他人使用的物品。
鸡蛋、苹果、铅笔等。都是私货;旋律、歌曲、科学规律、故事线等。是公共产品。
道路是私人物品,因为同一时间同一路段,一辆车不能占用其他车。
电影院和音乐厅都是私人物品。
2.公安服务为什么是公共产品?
警察提供的公共安全服务是全球性的、共享性的,其他人实际上也可以从中受益,所以警察提供的公共安全服务实际上是公共产品。
私人保镖是私人物品。
3.“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一个人能用,其他人能用的就是“没有竞争力”;别人用的时候一个人用不了就是“争气”。
竞争性是区分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的关键标准。
4.“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经济学教科书中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还有一个维度的区别:“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一个商品在实际使用时,是以是否方便排除其他用户来区分的。方便的时候是“独占”,不方便的时候是“非独占”。
鱼塘里的鱼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森林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5.理解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一种形式
A.左上角是私人物品,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
B.右上角的共同财产具有竞争性和非排他性。
C.左下角的格子是非竞争性的,排他性的。
D.右下角的网格既是非竞争性的,也是非排他性的。
6.摘要
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关键区别在于一个人使用影子不影响其他人使用的物理属性,这种属性叫做竞争力。
排他性和非排他性是指商品的所有者在实际使用时,能否方便地排除其他使用者。
思考
口腔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提供的是公共品还是私人品?为什么?
医院提供私人物品,因为一个人不能给别人用。
传染病是医院提供的公共产品,一个人的使用不影响其他人的使用。
灯塔的故事
《灯塔的故事》是萨缪尔森和科斯关于公共服务的著名争论。
1.伟大的经济学家萨缪尔森
萨缪尔森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他的教科书叫:他是数量经济学的创始人,把经济学变成了一门严格的科学学科。
2.萨缪尔森:灯塔是公共产品,应该由政府免费提供。
他说,灯塔是一种公共产品,所以政府应该有责任提供公共产品。
提供灯塔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果限制别人使用,损失可能是巨大的。所以灯塔应该由政府提供,而且应该免费提供。
3.科斯:现实中,灯塔不仅是私人建造的,也是可以收费的。
科斯在1974年写了一篇文章:,说灯塔在英国存在很久了,还是一个私人提供的?
船看到灯塔就走了怎么收钱?灯塔的建造者在码头收钱,只要船只停靠码头,就有人在那里等着收钱。
虽然许多公共服务是公共产品,但其建设和运营成本很高。它们可以由私人提供,私人将有动力提供它们。
4.商人愿意提供公共产品。
五星级酒店的大堂很好看,购物中心的公共区域。
城市规划部门对私人建筑的设计限制太多,有点过于小心翼翼。
5.灯塔之争的两点启示
第一,即使是公共设施,私营部门也有提供的主动权,私营部门可以从中收取费用。
第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私人物品服务,收费有两个作用。
A.需求是可以筛选的。
B.能够进行经济核算
如果国家高铁票不在市场上收费,就无法做出合理的决策。
6.摘要
这些文章都是关于权利经济学的。
权利不同于能力,权利是人赋予的而不是天赋的,自由不等于免费,权利只受物理属性保护而不受经济属性保护,财产权的保护方式有三种——财产原则——责任原则——不可转让原则。比较了四种所有制,讨论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公共服务也可以由私人提供,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收费。
思考
这些文章最大的成就?
把经济学原理和现实世界结合起来真有意思!
人们追求利润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
成长变得复杂了。
1.收拥堵费,让最需要的人用上路。
A.在收取拥堵费的情况下,路上的人数是不同的
B.拥挤收费道路上的人对道路的估价很高。
2.拥堵费实际上不一定很贵。
华盛顿I-95收费公路实时拍卖价格只有几美元。
3.收费与否与收到的钱如何使用无关。
收费的目标是解决道路拥堵问题,钱花在哪里是另外一个问题。
4.征收拥堵费的困难与阻力
A.成本太高了
B.逆向思维
C.监督机制不完善
D.没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5.实施拥堵收费的难点之一:公众意识跟不上。
公众不知道政府提供的道路是私人物品,他们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
6.实施拥挤收费的第二个难点:决策过程漫长而复杂。
政策流程太长,所以采取一些权宜之计,比如抽签,路上单双号,拍卖车牌。
用碗吃饭的故事:可以用碗吃饭,导致饭不够吃。正确的解决方法是收餐费;现实是限制碗的权利,比如给碗编号单双号,限制户籍,抽签,拍卖碗等。
拥堵的本质问题是路权的竞争。
7.实施拥堵收费的第三个难点:定价标准。
理想的解决方案是政府提前进行公开招标。给足够长的运营时间,让私人公司做好整体规划。
8.口腔医院提供的是公共产品吗?
口腔医院主要提供私人物品,传染病医院提供公共物品。
9.不同的利益计算决定了人们选择的不同原因。
两个极端很容易区分,但是大部分事物都有两极属性,需要我们仔细区分。
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人变复杂了,看问题的角度也变复杂了。这就是成长。
人们在不同的所有制下有不同的利益,这决定了他们说什么,提出什么论点,建设什么文化。
不同的利益决定了人们选择的不同原因。
10.辩论
人应该坚持原则吗?
原则是在一定条件/利益下达成的共识。当条件/利益发生变化时,原则也会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可能与原来的原则相冲突,所以我们不应该坚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