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投资者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尤其是涉及到证券市场的时候。
虽然机构投资者的定义是资本市场上常用的术语,但是这个术语的理论定义却很少。
一种是专门从事证券行业投资并积极管理这类投资的金融中介。不包括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和大陆法系国家的银行。
包括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投资基金或单位信托基金等。
另一种是大投资者可以定义为机构投资者,比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和用别人的钱投资的机构。
可以发现,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和我们的理解不一样。
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在中国。机构投资者一般指在金融市场从事证券投资的合法机构,包括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和投资基金、证券公司和银行。
以证券市场为例,广义的机构投资者是指利用自有资金或从分散的社会公众募集的资金投资证券的法人实体。
比如常见的证券公司、基金、资产管理公司都属于这一类。
如果进一步细化可以更具体,比如:
这是某券商给出的定义。
我们的许多金融机构都是机构投资者。
也可以认为是狭义的机构投资者。
很多对a股的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是市场的稳定器和基石。
比如说到股市,很多人会以美股为例,引用它的稳步发展和高歌猛进,似乎都是由高比例的机构投资者实现的。
而国内a股因为散户多,长期不稳定甚至疲软。
不完全是。
以同样的a股为例。
根据研究,个人投资者在总市值中的份额从2014年的28%下降到2018年的21%,而个人投资者在“自由流通市值”中的份额从2014年的72%下降到2018年的53%。
也就是说,a股的“散户化”程度明显下降。
另一方面,
机构投资占总市值的比重从2014年的11%上升至2018年的19%,而机构投资者占“自由流通市值”的比重从2014年的28%上升至2018年的48%。
但a股这几年的走势如何?
随着机构投资者比例的上升,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感谢阅读和喜欢!欢迎关注@Tooz。不认真,有兴趣看财经人物背后的故事,关注我们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