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蜀是最弱的国家,但却是三国中治理得最好的国家,内乱最少,人民安居乐业。这主要归功于诸葛亮的政治能力。下面介绍一下诸葛亮的政治才能:
廉政建设
作为宰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偏逢连夜雨,上有止境。上部不断漏水,下部无法居住。”他不仅带头廉政,而且树立了一面旗帜。同时,他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蜀汉严格控制宫城和惠玲的规模。
诸葛亮统治时期,年轻的皇帝往往想选填后宫。当时掌管宫中事务的董允认为古代皇帝的妃子只有十二个,而现在妃子都有了,不宜增益,所以不肯听。后妃数量是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皇宫大小等诸多问题,不是董允能决定的。当时“无所准备,惟嗣幼弱,无所不精,无所不亮特”。“政治无细枝末节,明度决定盐”。
诸葛亮在蜀汉上层营造了一种政治氛围,蜀国的官员以诸葛亮为榜样,厉行节俭,戒奢,从而开创了一整个时代的廉政。
颁布法律
诸葛亮的立法公开,执法公正,与同时代的封建法律思想不同。彰武元年(221年),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而益州由刘璋统治,所以法律法规松懈,地方派系自我加强。刘备统治集团的强势介入,摧毁了相当一部分人称霸西南的企图。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客籍政权的蜀汉政权面临着来自益州旧势力的阻挠。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认为这不是苛法重刑留下的民怨,而是蜀汉建立在长期放松法规的基础上,导致了官民的混乱,君臣的愚昧,以及“纪”的紊乱。他说:“三纲不正,六项纪律不管,就会乱。”三纲是指君为臣,父为子,夫为妻。吉是指父恩,叔伯义,族人亲情,坤弟亲情,尊师重道。所以,只有走法律这条路,才能改变道德政府不作为,强制不盛行的局面。只有强制取法,才能改变蜀人独断专行,以自我为中心,君臣之道逐渐被领袖所取代的局面。与儒家“尊礼”治国的观点不同,诸葛亮认为国家之乱兴衰的根本是“法”。因此,诸葛亮在治国过程中反复告诫和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夫是人,万人之上,欲听之者,不敢仰视之者,乃法制所造。”不仅如此,诸葛亮还从反面进一步强调了不依法治国的严重后果。“如果没有惩罚,没有无礼,虽然有世界,整个世界都有财富,但那些不能拯救自己的人会与他人达成协议。孙武、步骘等。是那些被普通人惩罚,却不能违抗命令的人。所以,不能轻,也不可能。”
因此,诸葛亮入蜀后,就和、刘巴、李严、李绩等人一起,根据秦汉旧法,制定了《蜀国法典·舒克》。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八事、七戒、六畏、五畏等数十条各门学科的法规。
经济
诸葛亮在汉中休劝农民期间,利用汉中的经济条件,采取了一系列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有效措施,基本上就地解决了北伐的军事资源问题。诸葛亮死后,蜀汉两军撤退,魏军仍在蜀营中,“夺其书粮”。这恰恰说明了诸葛亮的休谏农民和军队种田实践的效果。当地百姓生活好了,就能吸引更多的人,让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发展起来,逐步达到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让百姓“居者有其屋,享其业”。
诸葛亮修建的“何山坝”等水利工程,至今仍有汉中最大的灌溉面积。据李仪祉先生调查,“何山坝有农田8000余亩,灌南正县有30600亩,关就县有7000亩,共46000亩。”汉中六大名池至今仍在使用。据考古调查统计,自汉代以来,全区仍有70余座古堰,部分堰渠被世代使用和维护,延续至今。同时,在继承和学习古代开发利用水资源经验的基础上,不断修建了大量的塘堰、水库、池塘等水利设施。仅勉县就修建了37座水库,可蓄水10万立方米;有300多个池塘和池塘;冬天还有5万多亩水田。
以上事实表明,汉中盆地古代农田水利设施的实际效用和不断完善利用,与诸葛亮在汉中催耕时开辟农田、兴修水利、发展生产的巨大功绩是分不开的。
由于诸葛亮杰出的政治才能,蜀国可以与强大的魏国相抗衡。在诸葛亮北伐的过程中,蜀国并没有消耗国力,反而越来越强大。只是到了姜维北伐,政治治理不如诸葛亮,蜀国国力开始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