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洪建:欧盟“全球门户”战略未脱门户之见

窦娥冤的故事2022-07-07  19

来源:环球时报

在距离年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欧盟预计将推出一项“全球门户”战略,该战略被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替代版本和欧盟版的美国“重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再加上法国明年轮值欧盟期间将推出的以“构建欧洲安全理念”为重点的“战略指南”,决心搞地缘政治的欧盟将基本完成其战略框架的“顶层设计”。

欧盟“全球门户”战略的出现有着复杂的背景因素。一方面,在认识和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及其实践的过程中,欧盟的竞争心理而非合作意愿逐渐占据上风。早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时,欧盟内部就有过讨论,提出了应对“挑战”的“全球门户”计划。但当时欧盟还是有一些坚持地缘经济合作的初心,搞地缘战略的政治野心没有完全满足。后来被采纳为欧盟版“一带一路”的“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也更多表现出“对接合作”的政策惯性。

另一方面,进入“地缘政治节奏”后,欧盟逐渐强化了所谓的“战略思维”,并将其注入到各种内外规则的制定、条约缔结和战略设计中。对原有经贸合作规则进行一定程度的更新、升级甚至抛弃的路径已经日益清晰。在今年的G7峰会上,欧盟以与美国“重建更美好世界”为名,抛出了“高标准基础设施计划”,随后又拿出了“全球联通欧洲战略”的修订版。利用地缘政治逻辑主导地缘经济合作的政策惯性一旦形成,就很难约束。欧盟版的“印太战略”和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推出的“全球门户”战略必然会相继出台。

所谓“全球门户”战略的核心是帮助欧盟找到自己的地理位置和能力位置,追求自己的全球视野和影响力,维护自己的利益,提高自己在数字、交通、能源和贸易等领域的竞争力,巩固自己作为世界经济和科技一极的中心地位。

第二,要帮助欧盟站在国际道德的制高点,赋予上述领域“促进民主、人权、规则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标准和价值观”,尝试将欧盟的市场力量、规则制定力量和外交工具运用到极致。欧盟实施战略的主要方向是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在经济复苏压力巨大的背景下,依然不惜血本。初期计划投入400多亿欧元,2027年前的欧盟预算周期将追加投入,总预算近800亿欧元。

除了目标和领域,为了体现欧盟的地缘政治意识,该战略不仅有全球布局,而且有明确的地区目标。例如,在不稳定的西巴尔干和土耳其,欧盟侧重于扩大和加强跨欧洲运输网络;在东欧,我们将专注于数字基础设施和可再生能源,包括乌克兰;非洲将是其在该地区以外的投资重点,欧盟将利用其在非洲的直接投资存量,达到2220亿欧元,超过中国和美国,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此外,中亚、“印太”以及遥远的拉美和北极地区也被纳入欧盟的战略视野,欧盟将在交通、数字、通信、能源等领域进行投资和合作。

无论在战略意识爆炸的冲动中,欧盟所有这些“战略”中是否存在床架重叠、互相踩脚、浪费纸张的情况,仅仅因为其内斗内忧、外困的现状,狭隘偏执的地缘政治观念和“输出欧洲规则”的理想,很难使其成为“全球门户”,最终站在世界之巅。在全球化进展顺利的时代,面对竞争,欧盟一度有成为“超级伙伴”的理想。它要想在各种势力中长袖善舞,就要把“软实力优势”做得更软。

目前“全球门户”的战略仍然依靠“欧盟的优势”,但走的是“硬软实力”之路,从外资审查到供应链安全,从征收数字税到碳边境税。名义上,欧盟是要继续敞开大门敛财发财,实际上却在不断提高门槛招来非议。如此言不由衷,言不由衷,我们不禁怀疑欧盟的“全球门户”战略是在以开门的名义关门。

在全球化的地缘政治和疫情的双重冲击下,世界确实需要更多的门户和利益共享,但要成为“全球门户”至少需要这些基本条件。首先是开放包容的世界观。欧洲历史上有过按照自己的样子塑造世界的经历,但结果证明世界的多样性比单一性更有理性和生命力。如果还是抱着“欧洲世界观”而不是“欧洲世界观”,欧盟就只能表现为“门户观”。

第二,开放兼容的规则观。水永不腐,户永不长。任何规则的形成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地域因素。任何规则都需要在时间的变化中不断接受差异,体验创新空,否则就会因固守旧习,留短端而被套牢。如果欧盟想单方面输出规则,又无法与其他伙伴达成规则连接和整合,“全球门户”将永远停留在理想阶段。

最后是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勇气和能力。目前,欧盟和白俄罗斯在边境难民问题上陷入了一场不愉快的纠纷。一方要封锁铁路运输,一方要切断天然气供应。这一现实显然与“全球互联互通”、“门户开放”的高调相去甚远。为了让国际社会认可、接受并配合其战略目标,欧盟也需要行动来证明现实与理想是同向的。否则,理想虽“合理”,也只能是“思想”。(作者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欧洲研究所所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476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