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谟拉比法典》并不是人类最早的法典,而是考古史上发掘出的保存最完好的文字法典。
当今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成文法典是第三代乌尔纳姆王朝创始人颁布的《乌尔纳姆法典》。它用楔形文字写在粘土上,其制定日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左右。遗憾的是,这部法典只有两块残破的泥板,一半以上的文字在战争中被毁,保存下来的法典只有20多条。代码的剩余部分让历史学家深入了解了阿卡德王国灭亡后约50年美索不达米亚的生活。
(上图为现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考古博物馆仅存的刻在粘土上的乌尔纳姆法典)
这部法典可能制定于公元前2112-2095年,新苏美尔时期的乌尔三世王朝,由统治者乌尔颁布实施。今天在伊拉克尼普尔发现的这部法典被认为是人类已知的最古老的法典。
(上图为典制者,乌尔国王正在册封一位地方官员。)
在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尊重法律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与古埃及强调用伦理规范社会行为不同,美索不达米亚更注重法律对社会行为的规范作用。
英国学者H.W.F .萨格曾估计,苏美尔文献95%与法律有关,阿卡德文献法律内容比例很高。与后来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一样,《乌尔纳姆法典》也对各种违法行为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
以下是该守则的一些剩余条款:
绑架者将被监禁,并支付15谢克尔的银子。
如果一个人出庭作证,并被证明是首席陪审员,他必须支付15谢克尔银。
如果一个人弄瞎了另一个人的眼睛,他应该赔偿一半的银币。
如果一个人打掉了另一个人的牙,他要付两舍客勒银子。
如果一个人在打架时用棍子打了另一个人的肢体,他将支付一半的银币。
在巴比伦王国,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正式迎来法典编纂的鼎盛时期,举世瞩目的汉代《拉比法典》的出版,标志着法典编纂达到顶峰。1901年,在埃兰古都苏萨遗址,一个法国考古队出土了一块刻有汉谟拉比法典的石碑。这块石碑现在在巴黎的卢浮宫博物馆。
《汉谟拉比法典》石碑由三块黑色玄武岩组成,顶周长1.65米,底周长1.90米,高2.25米
《乌尔纳姆法典》和《汉谟拉比法典》都是诞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著名法典,在人类法律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者都对刑事和民事做出了具体规定,基本涵盖了当时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两者都延续了两河流域固有的法律本质,对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