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包拯,黑脸,额头没有月牙,白白的一个帅哥。
清朝嘉庆年间,泸州府有个叫张湘云的知府。既然他在包拯的家乡做官,他当然要去当地的包公祠堂祭拜。张湘云曾这样描述包公的外貌:
“公开画像遍布全球,让人汗流浃背,不敢抬头。今天奉命守宅,拜公画像在香花墩上。岳越善良到溢出了玉梅的睫毛,没有外在的假造型。什么!人就是这么奇怪。”
这里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第一,流传数百年的包公画像中,无一不是“让人走了一身汗,不敢抬头”;第二,祠堂里的包公雕像,“岳越怀芳,慈溢玉梅睫”。
显然,张湘云的意思是包公的形象与外界的描述完全不符。没有所谓的黑脸月牙。
对包拯的长相也有史书记载:“其脸清秀,面白,须长。”而且根据合肥大兴包拯墓出土的文物,专家分析过,包拯的实际身高其实只有1.65米。
包拯的家谱“包公书院”有这样一句话:
“今日见画像,清纯古雅,与他人无异”;
清朝大臣孙在《包公颂》中写道:
“画像遍布天下,谣言歪曲。方只是走形,关羽厉害。”
种种证据表明,包拯并非电视剧中那种脸黑如炭、高大魁梧的包公形象。
而且从业务上来说,包拯也不是破案高手。包拯虽然做官多年,但主要的工作经历是在给官员和财政官员出谋划策。包拯曾担任第三任特使,主管全国经济工作;他还担任理事会的助手,相当于现任国防部副部长;他也担任过高官,如右御史中丞、龙图阁直学士、河北交通使等。
因此,劝谏和弹劾官员,纠察官员的罪恶,整顿清正廉明,管理政务是他一生的主要任务。虽然他也有量刑破案的经验,但这不是他的主业。
但为什么几千年来包拯的形象和自己完全不一致?连他的工作职责都给他改了?这要归功于民间的戏剧艺术,由于包拯清官不畏权贵,嫉恶如仇,秉公执法,为官期间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在群众中威望很高,口碑极好,所以经过民间艺人的创作加工,成为剧中的重要人物。
为了突出包公的上述特点,同时塑造他刚正不阿的形象,就需要在外形上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达到震撼的艺术效果。戏曲艺术家人为地“黑”了包公,把一个白面书生变成了黑面人。
因为在普通人眼里,铁面无私的人就是一个黑脸、不苟言笑的严肃形象。
清代出现了以包拯为第一主人公的言情小说《三侠五义》,不仅让包拯眼前一亮,也固化了包拯的“黑脸”形象。小说中描写包拯出生时“黝黑发亮,一丝不挂”,六七岁时被称为“黑点”。
至于包拯额头上的月牙,是为了适应包拯这位神仙的传奇人生经历,增加包拯的神秘感;而且,这个月牙儿还有一个神奇的功能。在它的帮助下,包在阴阳之间自由穿梭,这大大提高了的破案能力。
历史上的包拯不是破案高手。能确定是包拯经手的案子很少,而且都是小案子,比如“偷牛舌头”。据说包拯在天长县做县令的时候,有一天有人到官府告状,说他家耕地里的牛被割掉了舌头。现在看来是小事,但当时不是。按照当时的法律制度,私自杀牛会受到重罚。
包拯认为这是有人故意陷害这个告密者,所以用了“引蛇出洞”的招数。
让报怨的包拯先回去,把他的牛宰了,拿到市场上卖;果然,第二天有人来到政府,指控杀死自己奶牛的人。
但包拯反而把第二个申诉人抓起来,突然问:“你为什么把他的牛舌割下来?”
男子一听,顿时慌了,于是赶紧交代自己偷割了别人的牛舌头,故意陷害别人。
关于民间传说,为什么认为包拯的主要工作是破案?这也寄托了百姓对清官严法的期待,百姓也期待所有官员铁面无私,这就把包拯上升到了神的地位。事实上,包拯是一面镜子,它不仅反映了人民的良好愿望,也反映了官场的现实和人民的无奈。包拯的黑脸形象,专家法官的设立,是底层民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此时的包拯已经不是历史所欣赏的真正的包拯了。
2007年7月3日,包拯在宋仁宗嘉佑去世,享年63岁。宋仁宗亲自到包拯家中吊唁,并休学一天以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