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伟人逝世后,周扬总结毛主席三点成功之道,如今看仍然适用

江西永丰2022-07-06  30

前言毛泽东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成长为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历史巨人。他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他是一百年来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成就者之一。那么他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

每当亲朋好友问起这个话题,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个普通人。”是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但毛主席身上体现的高尚品质,值得现在的所有人学习。

图片|毛主席

1977年,毛主席的好朋友周扬接受记者采访,然后他谈到了毛主席的成功。周扬是个学者,他和毛主席志趣相投。他说:我和毛主席谈得最多的是鲁迅。对于鲁迅的贡献,毛主席说一个是对社会的深刻认识,一个是丰富的历史知识。这两个很厉害。"

周扬说,毛主席的成功其实有这两个因素,很多革命家都不如他。比如王明,他也读过很多书,真的很感叹他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了实践中。那么,周扬总结的毛主席的成功之道有哪些呢?

图|周洋

第一,我爱读书,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毛主席从小就爱读书。在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很多老人都知道毛主席小时候喜欢搜各种书。这是毫无疑问的。例如,毛主席到达延安后,在接受斯诺采访时承认,他小时候学过《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古人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从青年时代起,毛泽东就立志要做大事,发誓要“震撼地球,改造社会”。1918年,毛泽东第一次走出韶山,到东山学堂学习。第一天,我认识了同样爱读书的肖子胜。萧子升当时正在看报纸,毛泽东问:“你正在看的这个叫什么名字?”当时,毛泽东还不知道报纸,所以萧子升把一堆过时的旧报纸给了毛泽东。他没想到毛泽东会得到最好的一切,他几天没吃饭,连续几个月熬夜看报。

毛泽东自己说:“我一生中最大的爱好是阅读。我可以一天不吃不睡不看书。”对此最有把握的周恩来曾说:“毛主席起初喜欢读古书,现在经常运用历史经验教训作文章、讲话,运用得最熟练。读古书使他的知识面更广更广,增长他的伟大。”

图| 1918年3月,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八班合影,毛泽东在第四排,右二。

要知道,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大学毕业后,本可以去法国留学,但他还是选择留在了中国。很多人一定很好奇。周恩来等人,留学海外,自然是人才济济。但与毛泽东和周恩来相比,这还不如自叹不如。1918年毛泽东去北京大学当图书管理员后,可以说是废寝忘食。他独自一人在图书馆借着烛光看书。李大钊也感叹,“北大很少有像润之这样沉迷于书本的学生。”

1906年秋,尚未离开湘潭县的毛泽东转学到李静婉的一所私立学校,毛玉菊在那里当老师。这时,毛泽东开始阅读《春秋》和《左传》,初步接触到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的革命先驱邹容的小册子《革命军》和陈天华的《经世忠》、《孟传》,促使毛泽东的思想向反封建、反压迫、反侵略的方向激进。

1927年,毛泽东参加革命后第一次去了井冈山。贺子珍得知毛泽东喜欢读书,就想尽一切办法从山下找来书报,带到山上给毛泽东看。然而,毛泽东看书的速度非常快,贺子珍把书拿了起来,毛泽东一天后就看完了。贺子珍被毛泽东的精神所震撼。

图| 1936年延安的毛泽东

毛泽东接受了六年的国学灌输和七年的西方教育。他还到长沙的湖南图书馆自习,“贪婪地、拼命地读书”,读了很多书。所以毛主席才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古为今用。可以说,你读的每一本书都能吸收其中的精华。

建国后,毛主席读书多了,条件好的时候,读书的时间也多了。少年时代,毛主席曾经在路灯下、路边,甚至厕所里看书。建国后,他的桌子上到处都是书,甚至吃饭的时候也是。每当有警卫请他吃饭,他总是说:“我还没看完,等我看完了再吃。”

即使出差,毛主席也总是让工作人员把他床上的书按顺序搬到车上,出去继续看。他的床是工作人员专门改装的,一半他睡,一半用来放书。古人说,万物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大大小小的书、杂志、报纸,只要是知识,毛主席都会看。毛主席的书架上除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鲁迅的全集,还有很多历史书,比如《二十四史》,可以说中外都有涉猎。

图片|毛主席卧室

毛主席不仅看历史书,也看其他书。据开国大将许回忆,他在看不懂《红楼梦》时,曾受到毛主席的批评,不久就收到毛主席寄给他的几本哥白尼学说的书。许不知道哥白尼是谁,就让秘书去查毛主席读过史书。他还可以看其他的书,比如哲学、经济、政治、军事、文学等。,毛主席都读过。

何况毛主席病重的时候,他还不忘读书。有一次他发高烧39度。为了让毛主席好好休息,医生禁止他看书。毛主席伤心地说:“我一生爱读书。现在你不让我学习了。我整天只是吃饭和睡觉。我多难受啊。”毛主席的献身精神使他周围的工作人员都钦佩他。据毛主席的前秘书张玉凤说,在他去世之前,他一直在努力学习。

毛主席一生读过多少书,是无法估计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毛主席爱读书,才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品质。通过从书本上学习知识,他有丰富的经验教训,无论是作战指挥还是生活中,毛主席都能运用自如。

图|毛主席在看书。

回到那个年代,安静学习的机会并不多。毛主席能成为伟人,他对读书的热爱是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善于调查和总结毛泽东是一位睿智的哲学家。他善于总结经验,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力。1917年,毛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与好友萧子升约定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这次调查历时3个月,他们走遍了周边的乡镇,真实了解百姓的生活。

图|年轻的毛泽东

毛泽东出生在农村。他只有调查自己,才能知道自己面临的是什么问题,如何解决。1927年,毛泽东不顾共产国际的指示,毅然率队上了井冈山。根据共产国际的指示,下一步是进攻长沙。然而,毛泽东敏锐地分析了目前的形势,认为当“山大王”是明智的选择。

当时毛泽东手下只有800多人,可以说是衣衫褴褛,饥肠辘辘,甚至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但以“山大王”的身份上山,在古代被称为落草。但是,这是最符合中国革命实际的选择,这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伟大。

要知道,和周恩来、瞿秋白相比,毛泽东没有留学经历,在指挥队伍的时候也没有说过什么“马克思说的话,列宁说的话”之类很官方的话。而是说“乞丐打狗,打架,走路。”“老子要打骄”这样简单通俗的话,恰恰体现了毛主席对战斗的直接表达,也表明了毛主席本人对中国国情的认识。

事实证明毛主席是对的。无论是在反“围剿”斗争中,还是在长征中,都充分体现了毛主席强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判断,而不是盲目听从共产国际指示的可贵品质。另外就是善于总结。

图|长征

我们知道,长征中召开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这些会议不仅说明了问题,而且总结了问题。比如1965年7月,毛主席会见刚从海外归来的国民党前代主席李宗仁。当时李宗仁的秘书程思远全程陪同。

当时毛主席曾经回答过“我靠什么谋生?”。毛主席说:“我靠总结经验谋生。过去,我们人民解放军每次作战后,总是总结经验,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然后轻装上阵,胜利推进,最终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其实从毛主席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他善于总结的可贵品质,比如《矛盾论》、《论持久战》。1975年,当毛泽东会见联邦德国政治家赫尔穆特·施米特时,施米特谈到了他的成就和诗歌。毛泽东回答说:“我的成就太小了,我也不会写诗。但我知道如何战斗和胜利。”毛泽东的骄傲是有道理的。

图|毛主席正在创作《论持久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南京相继沦陷,武汉岌岌可危,国民党人心惶惶。当时毛主席还在陕北。看到国民党节节败退,毛主席总结了经验和问题,打算列出来。

当时陕北寒风凛冽,毛主席在一个寒冷的窑洞里开始了《论持久战》的创作。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棉裤因为被火盆烧坏了,不得不钻到被子里进行创作。毛主席闭门造车九天,总结创造了《论持久战》这本书。

看当时国内的情况,日军步步紧逼,很多人都以为要亡国了。连蒋介石也天天叹气。但是毛主席的书告诉你,中国不会死,我们不仅不会死,而且一定会胜利。可以说是给全国人民打了一针鸡血。

图|《论持久战》

在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中,从秦始皇到清朝,大大小小的战役都有分析,总结了古今战争的宝贵经验,最后得出结论。日本这个弹丸之地,在武器装备上略胜我们一筹,但在其他任何方面都不如我们。只要谈持久战,他们就要被打败。

当蒋介石看到毛泽东的书时,他拍手称快。他还大量复制了这本书,分发给他手下的将军们,从指挥官到班长几乎每个人。这也是蒋介石第一次公开称赞毛泽东。他非常钦佩毛泽东的观点。

这是毛主席总结得好的结果,有理有据,令人信服。事实证明,毛主席说的是对的。八年抗战,抗日战争胜利,日本侵略者被我们赶回了老家。

图片|毛主席

第三,成功的资本是强壮的身体。把有一个好的身体作为成功的因素有点牵强,但是从毛主席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有一个强壮的身体真的可以成为担当大任的资本。历史上有多少英雄因为身体不好而半途而废,甚至英年早逝,死而无憾。杜甫曾哀叹诸葛亮:“但在他征服之前,他已经死了,总是让英雄哭泣。”

毛泽东明白这个道理。毛泽东考入湖南师范大学后,在导师杨昌济的推荐下,阅读了新文化著作《新青年·从京》。毛泽东在《新青年》上读了这篇文章后深有感触,他写了一篇七千字的文章,最后被陈独秀选中。那就是“体育研究”。

在毛泽东的《体育研究》一文中,当谈到“体育的效果”时,他指出人体每天都会发生变化。眼睛可以很清晰,耳朵却很难听。但是,如果一个强者滥用了自己的力量,即使他是最强的,也有可能最终变弱。

图|年轻的毛泽东

也就是说,人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有抱负有学问的人,再厉害,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最终也会成为成功路上的绊脚石。由此可见,毛主席对“健康的身体”有着独特的见解。

比如毛主席最喜欢的运动,游泳。1959年,毛主席时隔30多年回到家乡韶山冲。路过自家门前的池塘时,他感慨地说:“是啊,这个池塘还在。我小时候在这里学过游泳。”

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古代游泳起源于生活在江河湖海中的古人。为了生存,他们必须捕捉水鸟,在水中捕鱼为食。通过观察和模仿鱼、青蛙和其他动物在水中游泳的动作,他们逐渐学会了游泳。游泳真的可以强身健体。

战争年代,毛主席很少有时间去游泳,但建国后,毛主席游泳的时间逐渐多了起来。1955年6月,毛主席赴长沙出席湖南省委会议。当时南方楚清下着大雨,毛主席在火车上觉得很闷,就有了去湘江游泳的想法。

图片|毛泽东游览湘江后,在橘子洲观看了农民孩子跳舞。

因为刚下过大雨,湘江水位暴涨,水质浑浊。工作人员担心毛主席身体不好,劝毛主席下次再来。毛主席笑着说:我决定了。当时他对周世钊说:“水越深,浮力越大,游泳当然更方便。”就这样,毛主席在这里游了一个小时。

1959年,毛主席回到家乡,在韶山水库游了一次泳。当时有几个工作人员陪着毛主席下水,但毛主席身体强壮,根本不让工作人员扶。1966年,《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人民领袖横渡长江的新闻。据记载:“毛主席65分钟游了近15公里。”现在如果不考虑汹涌的江水,毛主席的速度比孙杨快多了!

图片| 1959年,毛泽东在韶山水库游泳。

毛主席最后一次游泳是在1974年,当时他81岁。在长沙疗养期间,他在湖南游泳池游了五次泳。当时因为毛主席年事已高,游泳确实显得有点吃力,但他大力提倡把游泳作为一项运动,体现了毛主席敢于拼搏进取、克服艰难险阻的自信意志和精神。

毛主席的成功没有什么独特的原因,就像他说的:我只是一个普通人。毛主席的“平凡”显而易见。他没有和周恩来等人一起出国留学,但周恩来被毛主席完全说服,主动让位。与朱德鹏等人不同,他接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但他作战如神。他不像北大和高材生,从小接受最好的教育,却能写出震撼人心的文章和诗歌。

图片|毛主席

如今,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每次看到毛主席的诗词,我都会想起他,想起他留给中华民族最珍贵的精神遗产。

他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集哲学家、诗人、政治家和战略家于一身,他的成功是不可复制的。正如柳亚子评价毛泽东:“他是一个老少皆宜的人。”毛主席的品质永远值得学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231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