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晚(Korean:,1875 -1965),韩国现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和独立活动家,大韩民国首任总统。原名,名沂南,生于泉州市黄海路平山县李。早年学汉学,科举屡试。1894年进入北财学堂(后为北财大学),后参加独立结社运动。1899年,他被朝鲜帝国政府逮捕并判刑。他于1904年被赦免,并作为李希皇帝的使者被送往美国。1905年获得乔治·华盛顿大学学士学位,1910年先后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和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加入韩国独立运动。
李承晚在美国积累了丰富的人脉,标榜外交独立路线,通过外交活动,依靠美国等列强的干预,试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1919年,他未能参加巴黎和会,并提出了一个有争议的任命案。同年,他当选为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总统。1921年,他在华盛顿会议的外交活动中再次失败,活动陷入萧条。二战后,日本再次活跃起来。投降后,日本回到韩国,以右翼势力为首发动反托管运动,主张南方独立建国。1948年,李承晚在美国的支持下当选总统,8月15日大韩民国宣告成立。
此后,李承晚连续三届当选总统,并先后成为国民党和自由党的掌门人。他在国内实行专制统治,严厉镇压以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左翼势力,同时为了保全个人权力,两次强行修宪,践踏民主制度。依赖美国外援,坚持武力北移,拒绝与日本建交。1960年,他第四次担任总统时,发生了4月19日革命,他的统治被人民推翻。李承晚被迫辞职,逃往美国夏威夷州,五年后在那里去世,享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