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不仅是词人李清照的父亲,也是盛苏轼的得意门生,与廖政颐、、董融并称苏门“后四学士”。
李的生活与宋代其他文人基本相同。他还忧国忧民,陷入党争,被排挤出朝廷,被降职。
李飞一生经历了两次贬谪。
第一次是邵圣元年(1094)。因为张盾是继承王安石遗志的变法派领袖,这一年宋哲宗任命张盾为相。上台后,张盾开始对时期的所有大臣进行整理和汇编,给皇帝上了反对变法的一章,并让李担任检讨的职务。由于李的老师苏轼一开始就反对变法,所以本辑是对当初反对变法的大臣的一次清算。因此,李拒绝上任,从而得罪了这位宰相,并被释放为广信军中的一员大将。
然而,在绍圣二年(1095年),李被召回为校书助,其工作是左郎。绍圣四年(1097年),再次升任礼部外交大臣。
第二次是崇宁元年(1102)。宋徽宗先后贬黜了左相韩重言和右相曾布,并重用了蔡京。为了控制朝政,蔡京将与自己反目的司马光、苏轼等三百零九人贴上了“元佑帮”的标签,并在德殿外立了“元佑党碑”,上面镌刻了三百零九名党员的恶名,昭示全国。还规定,凡是在碑上的人,情节严重的,一律拘留,情节较轻的,一律贬往远方,不得私自返回。李也在其中,于是被罢官回家。
直到崇宁五年(1106),朝廷拆除了元佑党员纪念碑,大赦天下,为元佑党员平反。李被重新激活,但他只是被赋予了虚监寺的职位。后来,李仍然住在他的家乡。
李卒年不详,《宋史·李传》仅记载其卒年六十一岁。士,贬谪文人,李忧国忧民,在得不到重用时,寄情于山川,最后估计抑郁而死。
李曾编《洛阳名园记》,详细记述了洛阳名园的盛况,同时反映了统治阶级和权贵日益腐败,寄托了自己对国家衰败的忧虑。李也经常表达他对山川的感情。据《历城县志》记载,大观二年(1108年)三月八日,李陪梁及当时的游览山东佛灰山脚下的甘露泉,并在石壁上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