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长还是尺长?

雪橇狗2022-07-06  26

高能预警:本文内容晦涩难懂,比较硬核,略显无趣。但是,如果能坚持到最后,相信会增加很多谈资。

大小作为传统的长度单位,千百年来一直规范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即使今天已经改成了公制,它仍然存在于人们的口语中。然而,如果你真的问:你真的知道尺码有多长吗?恐怕你真的不知道正确答案。

我一个朋友初入木坑喜欢按大小算,说按大小找幸运数字是吉兆。当时我只是简单的说,两把尺子比较一下。

他照做了,你猜怎么着?两个卷尺的英寸和长度其实是不一样的!

在现代木工领域,尺寸有三个标准:英制尺寸、日制尺寸和中式尺寸。其中英文系统和日文系统比较清晰,中文系统比较乱,难以梳理。所以中国木工爱好者可能是所有行业中唯一能接触到各种乱七八糟的长度单位的群体。

一、英制尺寸英制单位脱胎于古罗马,由大英帝国推广到全世界,大英帝国现在已经不是大、英、帝国了,但是现在已经被抛弃了。除了美国,现在还在坚持用的都是少数没有存在感的小国。

这是一张用英制单位绘制的家具图。估计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因为皈依而抓狂。比如我曾经尝试过把英文图纸转换成公制,小数点后面无穷无尽的数字直接把我弄傻了。

直到看到英制的尺子,我才发现,试图把英制的尺子改成公制的尺子是多么的愚蠢!

从这把尺子可以看出,英制单位和公制单位从底层逻辑上有很大的不同。长度的公制单位为十进制,1cm以下的单位为1mm中国的市场尺和日本的尺都是十进制,尺下有寸,寸下有分,分下有分。

但是,英制长度是12,1英尺=12英寸,英寸没有下一个单位。为了进行更详细的测量,我们必须不断地除以2,2,2...最后再细分1/2指数。各位,这个脑回路是不是很新奇?

英制和公制的换算很容易找出来,网上也有现成的在线转换器。1英尺=30.48厘米,1英尺=12英寸,所以1英寸等于2.54厘米。

英制单位的另一个更广泛的应用是北美进口的木材,异域逻辑更明显。北美木材的厚度单位是英寸,但它是以1/4英寸的倍数表示的。例如1英寸,表示为4/4 # 34;,两英寸就是8/4”。常见的厚度有4/4英寸、5/4英寸、6/4英寸等。

宽度由舍入标准决定。例如,标有4”的产品的实际宽度可能在3.5英寸和4.5英寸之间。而日常商用板的常规宽度一般在4 ″到8 ″之间,12 ″以上的板宽较少。

长度的单位通常是英尺,通常在4英尺(1.22米)到16英尺(4.88米)之间。7’、8’、9’、10’的长度最常见,长度超过12’的板子很少。

二、日本尺码日本尺码来自中国。明日香时期的大宝元年,颁布了《大宝法》(公元701年),正式将中国尺寸引入日本。当时推出的尺子有两种,一种是八寸尺子,一种是十寸尺子。然而,小尺子在中国和日本使用得不多,而大尺子自江户时代以来一直稳定在目前的长度。

但后来发现民间常用的竹木制成的竹尺和木匠用的弯尺有4%左右的差距(原因还得从中国找,后面会讲到)。所以在1875年(明治8年),平均确定了现在的1尺=10/33米,大约是0.303米,1尺=10寸,所以1寸就是3.03厘米。

对了,日本的传统长度单位。日本传统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分为八级,分别是:里、丁(镇)、张、枧、尺、寸、分、里(里)。1是36肘,1是36肘或60肘,1是10英尺,1是6英尺,1是10英寸,1英寸是10分,1是10%。1厘米是1/33厘米,即0.0303厘米。

所以我们常说的实际宽度应该是3.03+3.03× 0.8 = 54.54mm,注意这个宽度是指切削刃与木材接触部分的宽度,也就是刨花充分刨平后的宽度。所以理论上是这样,但实际上现在的八寸刨床的刀宽大概是2寸3分5%,六寸刨床大概是2寸2分,四寸刨床大概是1寸8分,那么为什么分别叫八寸,六寸,四寸呢?这是另一个关于鲸鱼统治者的故事。一会儿我们单独谈谈。

由于历史原因,台湾省省现在所说的“台尺、台寸”,其实就是“日尺、日寸”。

3.与英国和日本的系统相比,中国的传统尺寸要复杂得多。我查了一下,历史上每个朝代尺寸的实际长度都不一样。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各个朝代,单把尺子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骨尺、铜尺、中尺、王尺、背尺、大尺、小尺、星历尺、裁缝尺、丈量尺、建筑尺等。当年秦始皇统一测量的努力完全白费了。如果他老人家在天上活着,他大概气得从坟墓里都能坐起来。

前面说过,唐代传入日本的大尺和小尺之间有4厘米的间隙,但上图显示唐代大尺和小尺之间有6厘米的间隙。即史料记载不一,也加剧了度量衡考证的难度。

明朝统治者

中国现行的市场体系,即市场重量和市场规模体系,是1930年1月1日建立的。它是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在国际单位制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建筑秤和平整库房的制度进行改革而形成的。

1930年(民国19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度量衡法》第二条规定:“中华民国度量衡采用普遍公制为标准制,一种临时性的辅助制度称为市制。”第五条:“市制长度为三分之一米(简写为尺),重量为二分之一公斤(简写为斤),容量增加到市升(简写为斤)。一公斤分十六两,一千五百尺定为一里,六千平方尺定为一亩,其余定为小数。”

建国后,市场体系中的度量衡用法仍被保留,但为了使用,每斤16两改为10两。从1977年开始,国家开始淡化在正式场合使用市政单位。1984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全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二。我国人民生活中目前使用的市场计量单位可以延续到1990年,并应在1990年底前完成向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农田面积计量单位的改革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并另行公布。”

所以中国的一城尺是一米的三分之一,大约是33.3厘米,所以一城寸大约是3.33厘米。但时至今日,除了金、木还在民间使用外,其余的市政单位已经很难见到了。

四、材料体系、斗口体系如果提到传统建筑的规模,就不得不先提到古建筑的模块化体系。

中国传统建筑有三种风格,即宋代建筑风格、清代工程实践风格和梁武帝建筑风格的起源。业余爱好者最常接触到前两种。

宋代的量尺是以建筑尺和木材分等为基础的。1宋代建筑尺约31.2厘米。物料分离系统是基于物料宽度的模块系统。

清代建筑测量采用建筑尺和斗口制。建筑尺约31.96厘米,一般为32厘米。铲斗口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系统,以铲斗口宽度为测量单位。

无论是宋代还是清代,建筑尺都是用来测量房屋的长、宽、高等大尺度表达的。所谓模数制,本质上就是一种尺度——用来控制建筑尺度和测量木质构件尺寸的尺度。

宋代的物质分离制度

这张图是物料划分系统的示意图。也是古建筑引进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很大的一道门槛。对古建筑感兴趣的人,估计有一半以上被这张图挡住了。你可以在图片中看到很多具体的尺寸,比如几英尺,几英寸等等,看起来非常清晰具体。但是,当你翻页回头看的时候,一连串的分钟直接把你搞糊涂了!

而清代的斗口系统就简单多了,所有部件都是按照斗口宽度的倍数来表示的。

“工程实践实例”第28卷指出,“其中举升、铲斗、铲斗、铲斗等的尺寸桶的长度、高度和厚度都是按扁体安桥昂的桶口宽度计算的。”

这是大桶,箭头所指的方向是计量单位——桶口:

这是基于斗口的计算方法:

对于古建筑爱好者来说,斗口系统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入门工具。

如果我们把斗口设为1cm,那么上面的单上翘单翘五阶平身段总尺寸应该是高11.2cm,宽18cm左右。这样一来,斗拱是不是一下子简单了很多?

再说最后一个八卦。有人说,清朝之所以把分木制改为斗口制,是因为经过几千年的消耗,清朝以后工匠找不到足够的木材。不知道这种说法是真是假。

5.建筑尺之所以单列,一是建筑尺的使用领域过于封闭,知道的人少;二是因为建筑尺子太特殊,至今没有准确的长度标准。

楼主,有时也叫鲁半尺,但并不是所有的鲁半尺都是楼主。原因将在下面解释。

东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石,2005年发表硕士论文《苏南浙南传统建筑工艺研究》。通过对当地20多位工匠的调查,他仔细研究了苏南小木作工匠的工具和工艺,并详细记录了建筑尺子。

苏南传统的建筑尺是鲁班尺,苏南又称大木尺,即弯尺。据苏州张银根大师介绍,苏南鲁班尺有两种刻度:一种是《建法源流》中1尺等于27.5厘米,另一种是1尺等于27.9厘米;李师傅金铭说他用的鲁班尺是1英尺=28.2厘米。可见苏南地区没有绝对统一的鲁班尺标准,大致在28 cm左右。一个施工队内部只要以第一个师傅的尺子为准,我面试的师傅基本都是28 cm。

浙南的鲁半尺没有苏南那么统一,比如泰顺的张来飘的鲁半尺是1m =3' 6”,芙蓉村的陈继产的鲁半尺是1m =3' 7”,瑞安的苗溪地的鲁半尺是1m =3' 7”。一般来说,浙南的鲁班池大概是1m =3' 7 "到3' 6 ",也就是1m = 27-28cm。

于是,在传统建筑领域,英尺和英寸的标准绝对是一笔糊涂账。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逐渐被公制米尺取代。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工作没有准确的尺寸,如何实现多人协作呢?

在每一个古建筑工地,都会有一个领头人,被尊称为匠人之首,也有线或墨的大师,通常由技艺高超、受人尊敬的老匠人担任。施工开始前,工匠会用自己的经验制作一个关键的工具——五线谱。从此以后,无论多大的工地,所有的尺寸标准都由这根杆来决定,杆标准就是工匠使用的建筑尺子。

浙南大学使用的木杖。

咦,不是不同的工匠用的建筑尺长短不一吗?

不一样,但是别忘了,一个工地只有一个工匠,手里的尺子是一样的。他确定一个斗口的宽度,剩下的按照这个宽度的倍数完成。所以同一栋建筑的构件可以互换,但不同位置的建筑就不一定了。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有人说,中国古代建筑虽然极其成熟,凡事有章可循,但正是这种完备性阻碍了创新和进步,以至于中国古代建筑几千年来本质上从未改变。

至于有没有意义,还是自己去品味吧。

不及物动词现代鲁班卷尺

网上有很多卖鲁班尺的商家。这是我在网上随便找的一张图。根据卖家的解释,尺子有四种。然而,如果你仔细阅读上面的文章,你会发现其中至少有一个严重的错误。

首先,图中标注的台湾省尺子,也就是日本尺子,是错误的。10寸的日本尺子换算成公制应该是30.3厘米,而这里只有25厘米多一点,所以上寸应该是英寸。

在这张图中,1英寸的位置对应的是3厘米多一点,所以这是日本的英寸。当然,如果对应的是3.3厘米,就是中国寸。

其次,第二行的文字到底是鲁班赤还是门米,很难说。计价器又称门灯尺,是专门用来计算门窗数量的。网上还有人称门下计为文计的,说文公是与鲁班齐名的能工巧匠,他们还编了一个两个能工巧匠争执的故事,这是在互相传播虚假信息。

第三排的丁兰池分为大街和小街。主街用于寺庙建筑,小街属于“你懂的”等用途。

米和丁岚尺不是数学和可量化的计数和测量工具,而是基于原始哲学的神秘规范。他们的使用逻辑是:我不需要知道它有多宽多长,只要达到这个尺度,我心里就舒服了。

这就是典型的感性思维,世界的本源就是数学。建立在数学基础上的理性思维是认识和改造世界最有力的武器。在这方面,传统中国产生不出现代科学是理所当然的。

我对鲁班尺、门计、丁岚尺了解不多,但现在很少有人用这些东西,也没有必要研究透彻。

好了,今天的话题就到这里。我是老阎,爱说木头。关注我,一起学习木头背后的故事。

感谢您的阅读。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2044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