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真的是港股药企的狂欢。除了刚刚上市的信通医疗和健贝昕薇,以及即将上市的贝康医疗,目前还有诺汇健康、赛生药业、赵岩新药H三只利好新股已经通过HKEx的发审会,IPO在即。
其中,赵岩新药自2017年在a股上市以来上涨了20倍,位于CRO黄金电路,目前市场非常火爆。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赵岩新药的黄金赛道where。
1.什么是CRO?
CRO是指在RD过程中,通过合同为医药企业和医学研究机构提供专业外包服务的组织或机构。这类似于半导体产业链中的设计环节。半导体设计公司设计芯片图,然后交给晶圆制造公司代工。
CRO是为医学研究提供外包服务的特殊“服务商”,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所以CRO指的是OEM,但这一代指的是药物的研发,而不是药物的制造。这一点一定要注意。
临床CRO市场在医药CRO市场中占比最高,2019年占全球医药CRO市场的64.9%。2019年,国内临床CRO市场占全国医药CRO市场的54.4%,2019年至2024年的增速有望超过医药CRO市场的整体增速。
二,CRO高度繁荣的五大动力
被誉为医药行业“皇冠上的明珠”的创新药物和创新装置,一直是各大药企的必争之地。一旦RD成功,往往意味着企业拥有数年的专利垄断期,企业可以在数年内独享市场,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来源。但这也意味着创新领域必然是高度竞争和困难的,RD效率的提高和RD成本的控制直接关系到制药公司的最终利润。
1.制药公司的RD费用增加了。
RD费用的增加推动了药物创新,增加了CRO的需求。随着制药公司不断增加RD费用,并将越来越多的RD活动外包给CRO领导人,CRO企业可以受益于利好政策。
作为医药企业可以利用的外部资源,CRO公司可以在短时间内组织专业、经验丰富的研究团队,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新药研发费用,从而帮助医药企业在新药研发过程中实现高质量的研究和低成本的投入。
2.研发难度增加。
随着RD过程难度的增加,制药公司将更多的RD活动外包给拥有丰富经验和先进技术的CRO公司。
3.成本节约和风险管理计划
医药RD是一项高风险高回报的业务,因此医药公司尤其是创新药公司的RD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创新药公司的业绩预测因此非常困难。作为CRO医药研发的“卖铲子的”,相比之下,CRO医药的优势是旱涝保收。
目前,绝大多数CRO企业都是订单合同模式,“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即使CRO和药企有深度合作,部分订单采取更激进的风险共担模式,也不会对CRO整体业绩造成大的波动。因此,CRO的收入是相对稳定的,特别是当医药RD行业的景气度上升时,CRO的景气度也会稳定。
4.生物技术公司的崛起。
2018年,随着国内a股科技创新板的开板,以及港股18A上市规则的修改,处于RD阶段,没有收入或利润的创新药物/创新企业公司可以通过IPO上市。在IPO新规下,越来越多的创新药企业通过IPO走向二级市场。
在港交所18A上市的生物科技是更纯粹的创新药物公司,大部分产品仍处于临床研发阶段,募集资金用途有很大比例投入研发。以23家生物科技公司为样本统计,2017-2019年共募集资金570亿港元。生物技术公司一般人员配备相对简单,与传统大型制药公司相比,倾向于外包RD工作,这增加了对CRO公司的需求。
5.国内政策利好。
国内审批制度的改革给专注于创新药物研发的CRO公司带来了商机。
第三,CRO企业增长了10倍。
CRO涵盖了新药开发过程的所有阶段。我们可以将CRO企业的业务分为临床前CRO和临床CRO。
目前国内从事临床前CRO的主要公司有药明康德、康龙华成、赵岩新药、怀斯化学、美得奇等。从事临床CRO的主要公司有泰格药业、药明康德、赵岩新药等。
在药物研发过程中,临床阶段是最昂贵的环节。临床CRO机构在RD医药产业链中也处于关键地位。2019年,临床开发阶段的支出占全球医药行业研发总支出的67.8%。如果临床阶段出现失误,会给药企造成很大损失。
中国的临床CRO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CRO领域也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CRO四大龙头中,药明康德、凯莱英、康龙华城在2016年后上市,不到5年时间,凯莱英、康龙华城实现了10倍增长。
此外,还有两家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核心技术的小规模企业,石爻科技和赵岩新药,也实现了医药生物增长榜的十倍增长。
泰格药业、药明康德、诺斯克药业、姬伯药业等中国本土领先的临床CRO公司,通过不断提升技术实力和服务质量,在市场上获得了良好的口碑,逐步抢占了跨国公司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CRO行业的中坚力量。
四。摘要
目前,中国CRO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行业需求充足。CRO公司之间的竞争不是特别激烈。即将在港股上市的赵岩新药H,专注于新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机构,虽然是行业细分,但绝对是国内的佼佼者。相信其在香港上市也会有不错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