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分是美国的货币单位,可以追溯到1792年的铸币法。
1992年4月,在汉密尔顿报告的基础上,美国国会通过了《铸币法》,该法案被称为“建立铸币局,管理美国硬币的法案”。这一法案在美国货币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它是美国建国后最早的关于货币铸造和发行的法案,是美国最早的关于金属铸币厂发行和流通制度的法案,是金银双重标准的货币制度。它开创了美国独立的货币体系,是美国货币史的真正开端。
1992年《铸币法》规定美国的记账单位(即货币单位)为美元、迪斯(1/10美元)、美分(1/100美元)和密尔(1/1000美元),采用十进制原则。中文翻译分别为美元、美分和美分。美国所有的公共机构和法院都应该遵循这个记账规则。
以“元”为基本货币单位,“美元”的概念正式诞生。从那以后,美国的货币被称为:美元。其余的迪斯、分、米勒都是辅助货币单位,“分”(美分)从此正式确立为美国货币单位的一部分。
此外,根据1792年的《铸币法》,美国采用当时的金属铸币制度(金属铸币是功能货币,是流通中的主导货币。当时的概念是纸币根本不是真正的货币,只是金属铸币的衍生品,不能独立发行流通),并规定铸造三种钱币——金、银、铜币。由于金、银、铜(金>:银>:铜)的价值差异,所以金币、银币、铜币制定的铸造标准和面值也不同。
金币有三种:鹰金币(面值10美元)、半鹰金币(面值5美元)和四分之一鹰金币(面值2.5美元)。所有金币都是按照规定的标准颜色(含金量)铸造,面值和重量完全成等比例(即鹰金币的面值是半鹰金币的两倍,重量也是两倍)。
银币有五种:美元银币(面值为1美元,“美元”是基本货币单位,所以美元银币是当时的标准单位货币)、半美元银币(面值为0.5美元)、四分之一美元银币(面值为0.25美元)、迪斯梅银币(面值为1迪斯梅,即0.1美元,即1角)和半迪斯梅银币(面值为0.5美分,即0.05美元,即半美分)。所有银币也是按照规定的标准颜色铸造,面值和重量完全成等比例。
铜币有两种:一分铜币(面值为1美分,即0.01美元,即1美分)和半分铜币(面值为0.5美分,即0.005美元,即半美分)。所有的铜钱都是按照规定的标准颜色铸造的,面值和重量都是等比例的。
▼图:1792年铸造的分币铜币。正面有一个女性头像,象征自由女神像,背面围绕“一分”(1美分)的面值有一个月桂花环,底部的“1/100”表示“1/100美元”。图片来源:ngccoin.com
分铜币和半分铜币作为金银币的辅助货币流通。当时物价水平较低,美国民众日常生活中的小额交易一般仅限于“美分”而非“美元”。所以当时还是有大量的铜币在流通,人们对铜币的需求量很大。分铜币也成了“分币”的代名词。
792年后,“分币”作为辅助货币被铸造出来,但分币的材质、重量和颜色一直在变化。因为金属市场价格的变化,铸造成本也在变化。自2006年以来,在美国铸币厂铸造的“一分”硬币的成本已经超过其面值(由于金属材料价格上涨),这意味着它正在亏本铸造。2016年,铸造一枚1美分硬币的成本达到了1.5美分。
此外,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物价逐渐上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使用“分”单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工资的支付、资金或贷款的转移等)。),人们对分币的使用和需求也随之下降。而且随着美钞的发行量越来越大,分币的发行量也受到了挤压。目前分币仍作为代币在社会上流通,但其作用和地位远不如从前。
至于“分”单位,是美国的法定货币单位。即使美国造币厂不再铸造分币,它仍将作为记账单位长期存在。
注意标题@吴歌资本。详情请阅读我的文章《美国货币史:从殖民到独立——美元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