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瑞安大宗师

诗涵2022-07-06  33

[原文]温瑞安不是武侠大师,而是著名的武侠小说作家之一。

新武侠小说史上,80年代以来,出现了金、顾、梁、文四大宗师,始作俑者不可考。但我今天想说的观点是:就作品水平而言,新武侠史上,应该是金庸、古龙、梁羽生,还是只有三位大师,而不是四位?后来,黄易也没有。我个人认为,黄易应该被归类为童话作家,而不是武侠小说作家。因为只看过黄易的代表作《秦时的故事》,不太了解,可能太武断了。即使被归类为旧仙玄幻风格的武侠作家《蜀山剑侠传》,但其作品水平并不排在前四,这里就不讨论了。如有不同意见,请发表评论。

1.武侠小说大师是什么?梁羽生1954年出版的新武侠小说,一直被誉为开山祖师。此后,金庸后来居上,顾独树一帜,成为这一创作领域的三驾马车。这三个人的创作水平金庸最高,梁羽生第二,古龙第三,另文说明。

这三个人的风格非常明显,独特,模仿性强,符合大师的条件之一,就是有办学校的能力。

二是写作水平达到了其他同类作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这方面古龙略逊一筹,脱离了早期对金庸的模仿后,水平参差不齐。不过多情剑客,陆小凤,楚留香这一系列确实可以列为领域内的经典,和梁羽生的《流浪侠影》,云海中的《玉弓缘》一样好。这两个人是顶尖选手的第二梯队。至于金庸,如果我说金庸只把这两个人扔出八条街而不是九条街,北大的孔和更早的金庸研究者都会气得吹胡子瞪眼。在武侠小说领域,金庸一直是神,而且已经超越了这个领域。他可以把武侠小说整体打包,用顺丰快递寄给所谓的高雅小说,这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在跑进大师行列的中途,温瑞安整体创作水平有所下降,但又无法回升。

文瑞安出生于1954年,与新派武术的开山之作“龙虎斗京华”同年。这一年,梁羽生30岁。按照中国人的文化习惯,两人正好是两代人,文瑞安在70年代金庸封笔之后继承的呼声最高,类似马拉松的胜者。

正常情况下是不可能走金和梁移的,因为老温一出山就是诗人。他一出招,要的是诗意的语言,一出声,就是意境。就是那种撕天的杀气空,就是一定要有异于常人的诡异!似乎应该做的是立志成为古龙的传承人,但我就是不希望古龙派病态怪异,比如容易呕吐,容易内心创伤,让童年的阴影似乎挥之不去。

然而最后关键时刻,老温还是掉了链子——不好意思,我再说一遍老温。实际上,我没见过他,所以我没和他交朋友。1985年,古龙离开了他心爱的酒和哥哥冼。此时,16岁的文瑞安作为一个年轻的天才,在1970年开始出版四大著名猎人系列,无论如何他都无法上班时打瞌睡和打鼾。他沉睡在自己迄今创作的700多部武侠小说的堆里,直到21世纪。

这位作家,出生于广东省梅县,出生于马来西亚,成长于台湾省。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该说他什么,至少我知道,虽然我不能替别人说话。

小学四年级开始下雨天上课听体育老师讲武术,然后熬夜看神雕侠侣。五年级开始手抄武侠小说的金句,抄了厚厚的两本书,抄的最多的是古龙的金句。年轻的时候,我就立志以后要写武侠小说。1989年,我16岁,也出版了诗集,和老温16岁出版的厚厚的小说差了几公里多。这就是我。

虽然我后来当了作家,但也没写过什么武侠小说。当然,我心爱的手稿没有一份是温瑞安的。

老温的作品我看过10多部,其中一部的结局还历历在目,意思是“城外,大雪纷飞。”某某人,捧着一朵梅花,想起了一个人。"

现在大部分人说温瑞安是烂尾武侠小说之王,比古龙有时无头无尾还要惨。就我而言,老温至少有一个让我想起结局,古龙没有。当然,少年时读金庸和读鲁迅差不多。它太小了,但我只是喜欢看这些场景。古龙又瘦又奇又常有推理成分,时不时很容易提炼出两种哲理。不像金庸,复制一份要花很长时间。

但是,温瑞安的小说真的一个字都没抄。我想,主要原因是没有哲学金句,没必要摘抄别人。连想法都没有深入探索的动力。

《直面命运》《逆水行舟》等文瑞安的小说,一开始写的就与众不同,故事里的场景和人物,绝对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如果你一直看下去,你就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了。一个字:乱。很吵,很吵,像古龙水,又有点像金庸,但都不是。不叫自成一格,因为在我的印象里,几乎没有什么读它的本能。主题模糊,人物模糊相似,情节荒诞相似。作为小说必不可少的关键元素,真是要命!读者们,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完?

金庸去世前几年,他还在回顾和修改自己的14部作品。好像温瑞安从来没有修正过自己。不知道老温能不能看懂这篇文章。如果他看到嘲笑和批评的话,他仍然希望有深刻的意义。如果你年轻有活力,从700多本书里选几本,好好提炼和修补,说不定就能编出一个鲜明独立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1836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