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冰雪,相约奥运绘画

北京火锅2022-07-06  27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3月4日晚,北京残奥会将在国家体育场拉开帷幕。残奥会“勇气、决心、鼓励和平等”的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帮助残疾人的传统美德相得益彰。在人道主义精神的光辉下,残奥会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筹办北京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作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大机遇,全力筹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和冬季残奥会,加快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为残疾人体育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注入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动力。以备战北京冬残奥会为契机,我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取得长足进步,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残疾人事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人生奋斗几次是值得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生有几笔,辛苦是值得的。梅花香不冻寒,何以自香?”

为运动残疾人插上梦想的翅膀,帮助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在奥运舞台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奋力拼搏,超越自我,展现了不屈顽强的生命,奏响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1984年,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首次参加夏季残奥会。盲人女运动员平雅丽实现了金牌“零”的突破,感动和激励了无数人。从2004年雅典到2021年东京,中国残奥代表团连续5次蝉联夏季残奥会金牌榜和奖牌榜第一,展示了中国残奥动员的实力和风采。

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起步较晚。2002年,中国首次派出代表团参加冬季残奥会。冰雪运动场上,中国残疾人运动员拼搏的身影从此熠熠生辉。2018年平昌冬季残奥会,中国轮椅冰壶队为中国残奥代表团夺得历史上第一枚金牌,翻开了中国残奥冬季运动会征程新的一页。

“平昌夺冠已成历史,要从零开始去北京了。”在国家轮椅冰壶队训练馆的墙上,一条横幅格外显眼。20公斤左右的冰壶,一天扔很多次,队员们从未懈怠。为国争光,锤炼,是这支队伍在训练准备中的坚韧底色。

为备战北京冬残奥会,各项目训练队将夏训与冬训、国内外集训与比赛相结合,运动员竞技水平不断提高。

为荣誉而奋斗。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的辉煌表现,是中国残疾人体育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以北京残奥会筹办为契机,中国残奥会项目由2个扩大到6个,实现了残奥会全覆盖,全国残奥会动员规模由不足50人发展到近千人。

北京残奥会共设6个大项和78个小项,中国体育代表团将参加所有大项和73个小项的比赛。这是我国参赛规模最大、参赛运动员最多、参赛代表团最全的一届冬残奥会。96名运动员准备为梦想而战,点亮生命之光。

“中国残奥会的动员,将向世界展示新时代中国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示中国残奥冬运会的发展成就,为国争光、争彩。”北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秘书长赵说。

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展现了强大的正能量和“人生能有几笔”的奋斗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这种精神。

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的人可以活得精彩,残疾人也可以活得精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生命,追求健康,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彩人生。

奥林匹克运动有一个重要原则:每个人都有参与体育运动、发展和提高自己的权利。对于残疾人来说,体育打开了一扇通往多彩生活的大门,帮助他们走上平等融入社会的道路。

2008年汶川地震,四川小伙田福刚不幸下半身瘫痪,但他在运动中找到了恢复身体、治愈心灵的良药。经过努力,田福刚站在了东京残奥会的射击场上。他说,“运动的意义不仅仅是成就,更重要的是帮助我重拾自信。”

在残疾人体育运动的过程中,健全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人手腕之间系一根绳子,视障者可以在健全人的指导下迈出跑步的第一步。在东京残奥会上,中国盲人运动员刘翠青和领队许冬林配合默契,夺得两枚金牌。夺冠后“你升国旗,我升你”的场景感动了很多人。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中国残奥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的意志和品格,为整个残疾人群体乃至全国人民带来了奋进的力量。通过体育这个窗口,让更多的人关注和了解残疾人事业,“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深入人心。时代在不断激起新的共鸣和回响。

从“不敢走出家门”到“勇敢面对世界”,从害怕别人的眼光到坦然参与社会活动,展示自己,如今,越来越多的残疾人通过体育找到了生活的信心、快乐和勇气,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国残疾人体育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

2015年,中国残联制定了《残疾人家庭关爱计划(试行)》,推动各地相关部门为重度残疾人提供康复运动器材和指导,帮助数十万残疾人参与运动。2019年,中国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的指导意见》,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通过体育运动增强体质,提高生活质量,积极融入社会...

北京成功申办冬奥会后,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除了残疾人冰雪运动的训练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连年举办的“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和各种残疾人冬季体育赛事和体验活动,激发了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冰雪运动,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为北京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北京冬奥组委残奥部主任杨金奎认为,残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比赛,更是一种人文关怀和倡导,体现了一个国家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帮助。“举办北京冬季残奥会将对政府决策和公众认知产生积极影响,促进保障残疾人在体育、文化、教育和就业等方面的平等权益,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杨金奎说。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关注残疾人群体。他指出:“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北京残奥会筹办以来,中国残疾人事业加速发展,“无障碍”的理念也延伸到比赛场馆之外,融入城市发展,推动了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

国家残疾人冰上运动竞赛训练馆,地面无高低差设计,方便轮椅运动员通行;国家游泳中心,看台上的无障碍座椅和厕所增加了一倍,并将作为永久性设施保留。观看比赛的最好座位是留给残疾人的。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轮椅可以乘坐轿车型缆车...

无障碍环境是保障残疾人充分平等参与体育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目前,全国已有近50个残疾人体育训练设施,为残疾人朋友参与体育运动搭建了更多平台。

在北京,围绕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公共服务场所、信息交流等4个重点领域,共整治33.6万个点,建成100个无障碍精品示范街区和100个“15小时无障碍便民服务圈”。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冬奥会、残奥会相关区域及服务保障基本实现无障碍;在张家口,以冬残奥会赛区为重点,多部门合力推进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示范市、县、村创建工作,改造盲道350多公里,无障碍厕所680个,设置无障碍电梯和升降平台101部,无障碍公共服务网站38个...

北京冬奥组委运动员委员会主席杨洋在经历了残奥会冰球项目后,第一次感受到了滑冰的难度,于是更加敬佩残疾运动员。她希望实现从无障碍设施到无障碍心理的跨越,通过体育这座桥梁,为残疾人打开通往美好生活的大门。

保障残疾人权益的法律法规日益完善,残疾人康复服务广泛开展,残疾人教育和就业得到有效促进...近年来,残疾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我国残疾人事业整体发展水平迈上新台阶,取得显著成就,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国家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不能让每一个残疾人掉队。古今中外,残疾人自强自立、奉献社会的斗争不胜枚举。残疾人雄心勃勃,有能力为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多一点爱和奉献,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只要社会各界努力投身助残事业,全社会广泛参与帮扶,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接受更好的教育,实现就业创业,平等参与社会,他们就有更多的机会在人生中大放异彩。

北京冬季残奥会是推动中国残疾人体育发展和残疾人事业进步的又一次宝贵机遇。当残奥会运动员的精神激励更多人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当残疾人事业有机融入高质量的经济社会发展,“平等、参与、共享”的理念必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人民日报》(2022年03月04日03版)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1544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