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停办现金业务

大米面2022-07-06  16

由于“个人存取现金超过5万元需登记”登上微博热搜并引发关注,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2月9日对此作出回应,称不会影响居民存取现金的便利性。据统计,目前我国超过5万元的现金存取款业务数量仅占全部现金存取款业务的2%左右,一般对客户办理现金业务影响不大。尤其是在数字时代,这个规定的影响更小。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该规定来自《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及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第1号,以下简称《办法》),今年1月发布,3月1日起实施。

具体来看,《办法》第十条规定,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者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存取业务时,应当识别、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来源或者用途。

另一方面,除现金存取款外,“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等值1万美元外币”是《办法》对金融机构现金汇款、现金兑换、票据支付、实物贵金属交易、金融产品(保险)销售等多项业务规定的标准线。),等等。

只是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对现金存取款的感知更加深刻,所以上了热搜。早在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就在深圳、河北、浙江等地试点大额现金管理,也曾引起热议。

近年来,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非法传销、跨境赌博、地下钱庄等违法犯罪活动频发。数据显示,仅2021年,公安机关就查处电信诈骗案件37万余起。现金匿名,难以追查,容易被违法犯罪活动利用。

除了《办法》的规定,2016年修订的《金融机构大额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也有类似规定。根据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报告单笔或者累计交易金额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现金存款、现金取款、现金结售汇、现金汇兑、现金汇票支付等形式的现金收付。报告的要素包括客户的姓名、身份证号、资金流向等。这次修改之前,“数额较大”的标准是20万元。

不难看出,人民银行明显加强了对大额现金的管理。《办法》作为今年出台的新规,自然是“5万元”的大标准。

管理个人现金存取业务是防止洗钱的国际惯例。目前世界主要国家对超过一定金额的现金交易都有类似的要求。FATF国际反洗钱标准明确要求金融机构对超过一定金额的现金交易进行尽职调查。

有意思的是,在“个人存取款现金超过5万元应登记”热搜之前,就有两家民营银行宣布停止柜台和ATM取现业务。

2022年1月7日,辽宁振兴银行发布暂停柜台和ATM现金服务公告显示,经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部门批准,2022年3月1日起暂停柜台现金存取款、零钱兑换、残损币兑换、自助设备存取款等现金服务。

2022年1月28日,北京中关村银行官网发布公告称,经向相关监管部门报告,该行自2022年4月1日起停止现金收付业务。暂停的渠道包括营业网点柜台和本行ATM机自助服务渠道。

对此,有分析认为,这是银行数字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少数私人银行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可能会关闭此类业务。

本文来自移动支付网。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138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