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烊千玺温度感

两当县2022-07-06  14

这一次,我想从一张真实专辑的角度来谈谈杰克森·易的“温差感”。如果你很着急,急于看到结论,那我可以提前剧透一下。我的结论是,Jackson Yee的《温差感》确实是2019年华语乐坛一张高质量、高水平、音乐属性很强的专辑。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打扰,加一个也是可以的。

这个结论真的和Jackson Yee本人是不是最好的没有关系,因为《温差感》这张专辑无论是从歌词、制作、策划、审美等细节上,都做到了一个极致,就像那些被作为历史标杆的经典专辑一样。

尤其是《温差感》是一张继承传统,又有未来取向的唱片。我不知道用“奋进未来”这个成语是否恰当,但我想基本上就是这个意思。

也许细心的乐迷会注意到,我没有提到单一的唱功水平,这其实是评判音乐作品的标准问题。事实上,随着这个时代现代音乐的发展,一首作品或一张专辑的审美体验不应该体现在演唱后的爆棚程度上,而应该体现在歌手与作品的互动上。

另一方面,我一直认为,如果非要在会唱歌(唱功)和唱歌(歌唱事业)之间做一个选择,我一定会选择后者。因为前者只是愉悦感官,后者却能直击内心。所以,如果非要我对《温差感》中杰克森·易的演唱发表看法,我会说杰克森·易这次能唱!

还是回到专辑《温差感》本身,说说音乐吧。

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很多来过这里的人都会怀念唱片时代,不仅对专辑形式的边缘化捶胸顿足,也不甘于实体唱片的惨淡现状。

抛开过去的恋物癖心理和一切都美好的病态心理,从一个更中立客观的角度来看,一个完善的专辑生态也是音乐作品在更文化层面的延伸。就像编曲的意义一样,在于统一的旋律可以拓展多元化、多维度的氛围和意境。一个完善的专辑生态,还可以用不同的歌曲组合出一个更大的概念和空,成为一个堪比电影和话剧的综合艺术体。

《温差感》这张专辑有着非常完美的专辑生态。

从策划的角度来看,这张专辑生态,以鲜明的“冷静与热情”为理念,非常好的体现了Jackson Yee的音乐个性,即他有热情的一面,也有深沉冷静的一面。其实这也是人性的体现。和大多数人一样,它既有冰点,也有沸点。但杰克森·易的歌手身份让他可以通过艺术手段放大冰点和沸点,凸显人性深处的矛盾和冲突。

所以这一次《温差感》专辑的策划,并不是用一个概念来包装杰克森·易的人格,而是用音乐的方式来勾勒和引导杰克森·易的内在人格,并将其“暴露”出来。这样的策划,不仅为专辑设立了明确的概念主题,也让《温差感》成为一张同步杰克逊Yee内心世界的专辑,一张真诚坦诚的专辑,一张真正属于歌手自己,别人抢不走的专辑。

策划的意义从来都是告诉你一个真正的歌手,然后让你知道他的美在哪里。温差感是这样规划的。

之后,项目就是作品。在不到19岁时录制这张专辑,Jackson Yee并没有特别到与所有同龄人不同,也没有刻意表现出任何不同。整张专辑除了《梦》、《声》、《早醒》三首歌曲外,分别承担了序曲、间奏、终章的功能,共收录了十首歌词、歌曲的完整作品。

而这十首歌也来自于十个完全不同的音乐人。它反映的恰恰是杰克森Yee对音乐世界的新奇和探索的渴望,他希望吸收所有音乐能量,尝试一切可能的渴望。从这个角度来说,Jackson Yee确实是一个19岁的歌手,是大多数19岁的人梦寐以求的。没错!

但是《温差感》的十首歌并不是随意的,也不是多样化的。因为策划的前期定位,专辑的选歌形成了“冷静”和“热情”两个方面。自然就容易得到“温差”的艺术效果。后期的编曲和制作也是围绕“冷静”和“热情”两个方面进行打磨,让音乐层面的音乐属性和主题内容清晰融合,让一张专辑既有明确的主题定位,又有以此为基础的创作和延伸,而不是无限的、漫无目的的多样化。后者说好是有风险,说不好是赌博甚至投机。

说到音乐选择和制作,这次除了利用国内外优质资源,Jackson Yee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温差感》这张专辑收录了大量新生代和中生代的音乐人,比如《平静与热情之间》的作曲人毕,以及编曲制作的《橙海》。《一而再,再而三,再而三》的创作者太乙,《两个黄昏的月亮》的作者文,这部作品及三首引子、间奏和尾声的编曲者。

以《平静与热情之间》这首歌为例,除了这张专辑《客串》的歌词是为杰克森·易量身定做的。无论是作曲家秦丽·布兰奇,还是编曲和制作人“橙海”乐队,他们都是相对主流水平的新锐音乐人。尤其是《橙海》,作为一个已经拥有英伦摇滚风格体系的乐队,在这首《平静与热情之间》的制作过程中,因为作品主题和专辑《温差感》主角Jackson Yee所需要的未来感,加入了复古合成器等元素,这恰恰是音乐人和歌手因为专辑的方向而在无形中共同创造的真谛。

除此之外,太一的《再,再,再,再》,文的《晚上的两个月亮》,羽田的《半祭》,都是杰克森Yee发行后很受粉丝欢迎的作品。这种喜爱除了单纯的喜欢偶像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这些歌曲也是有青春感的作品,也是当下青年所表达的一种内心的时代感。文、羽田、太一、杰克森Yee虽然也有一些年龄上的差距,但相比上一代金牌音乐人,他们为杰克森Yee量身打造的金曲。这些音乐人毕竟在思维和音乐表达上更接近杰克森·易,所以你可以在《再,再,再,再,再》中听到挣扎,在《半祭》中假装豁达。这些都是这些时代青少年和年轻人的“思想”。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通过前奏、间奏、尾声的方式,将专辑作品对称地分为“平静”和“热情”两部分。在这两个部分中,“冷静”的一面更倾向于情感的自我表达,“热情”的一面更多的是音乐属性的增强。比如《秋天》里的EDM+雷鬼,90年代的《我爱你致敬抒情RB》,还有《秋天的美丽》里梦幻的英伦摇滚,还有《冷静与热情之间》里英伦摇滚+合成器的流行,都拓展了杰克森Yee的音乐边界。

这种尝试并不强烈,却在专辑的主题和少年的心情之间取得了最好的平衡,而让这种平衡听起来令人愉悦的是大量幕后音乐人和歌手之间的共同创作。即使不可否认有一些经典的专辑,大部分作品确实是一个音乐人完成的,但那些只是个别的孤例。其实真正优秀的专辑,大部分都是由专业的音乐人和歌手创作的,他们结合各自的审美,共同合作。《温差感》就是这样一张被众多音乐人聚焦,最终交给杰克森·易的专辑。

接下来,一张专辑完成了,是不是就结束了?专辑《温差感》告诉你,还没完!

《温差感》专辑上线两天后,Jackson Yee在上海举办了自己的“2019演唱会”,而这场演唱会的“红白”双色理念,就是用现场的方式,展现两个既“淡定”又“热情”的Jackson Yee。这不仅仅是将专辑的概念从录音室延伸到现场,更是一个歌手真正意义上的完整表达。通过录制作品和现场演绎的双向表达,突出了一张专辑的概念,一张专辑的概念有了更直接的扩散。

环顾欧美乐坛,几乎所有的音乐人和歌手都会把某一段时间的专辑和演唱会当成一个完整的概念表达。这一次,Jackson Yee用反向的方式证明了《温差感》是一张拥有完美专辑生态的专辑。

在这个单一的时代,不得不说专辑是一种没有“性价比”的存在。但从另一个意义上来说,一张专辑从封面设计到曲目序列,从策划定位到音乐走向的完整性,都能让流行音乐上升到艺术的高度,这是对演唱者的挑战。Jackson Yee的《温差感》代表了他音乐人生的新起点,音乐美学的新高度,也是对这种专辑形式最完美的传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1099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