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航空新计划前途未卜

沈阳火车站2022-07-06  21

近日,土耳其国防工业(SSB)主席伊斯梅尔·德米尔表示,土耳其与美国在F-35上的合作协议不能仅仅因为美国的意愿而结束,法律程序尚未结束。外界称,土耳其是在暗示可能对美国采取法律措施。

2018年6月,为土耳其生产的首架F-35下线……这样的画面已经成为“美好的旧时光”。

2021年4月21日,美国正式通知土耳其政府将其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中移除。伙伴国家在2006年签署的这份谅解备忘录被废除...这标志着土耳其被正式排除在F-35联合攻击战斗机项目之外。

在被从F-35项目中“移除”后不久,土耳其政府宣布,2023年,该国将进行其无人战斗机原型机的首飞。

显然,这样的通知,删除,和废除...土耳其吸了一口“邪气”。但两年内首架无人作战飞机原型机成功试飞的可能性有多大?从其航空空行业来看,这一计划更像是F-35下架后的信心工程,主要用于提振国民士气。

无人机出口辉煌但不足以支撑无人战斗机。

长期以来,以色列和美国占据了世界无人机市场75%的份额:除了拥有良好的技术水平,两国对无人机应用需求有着很强的前瞻性判断。

上世纪90年代,随着无人机在实战中不断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战能力,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致力于无人机的研发。其中,一些有技术基础或区域优势的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技术转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在世界市场上赢得了一定的份额。

土耳其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土耳其通过承接美欧的航空空产业转移,通过复制改造以色列等国的无人机系统,完成了自己无人机产业的起步。土耳其在2006年至2019年的全球无人机出口统计中排名第8。

但总体来看,目前土耳其无人机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亚音速长航时的察打一体化模式。无论是气动外形/飞行控制、机载设备,甚至是战术决策模式和能力要求,长航时无人机与无人五代战斗机在设计导向、技术跨度、系统复杂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都远大于传统有人战斗机与无人五代战斗机。

尤其是在现阶段无人机空战自主决策还存在大量技术难点,没有完全突破的情况下,没有丰富有人驾驶战斗机研发经验作为技术基础的国家,是不可能完成具有实战能力的无人战斗机研发的。

TF-X,RD风险急剧上升,严重依赖土美关系

在现代航空空制造业的起步和发展上,土耳其和韩国有很强的共性:都是在美国主导的军贸援助体系下引进F-16等先进飞机进行许可授权生产,从而获得基本的战斗机制造和组装能力。

目前TAI(土耳其航空空航天工业公司)在有人驾驶战斗机方面的主要成果基本都在F-16左右。在生产方面,TAI在1993-1995年间为埃及生产了34架F-16c和12架F-16d,此外还有土耳其的装备需求;在改装和升级方面,TAI除了对土耳其空军队进行电子战和结构改装外,还承担了约旦和巴基斯坦空军队的MLU升级。

显然,无论是科研的深度,还是上述项目的结构完整性,都无法支撑一款先进战机的自主研发。但在大量西方技术可以轻易进口的国际环境下,土耳其乐观地做出了与韩国完全不同的计划:研制第五代TF-X。

TF-X在2019年巴黎航展上展出了该模型

2010年,土耳其国防工业执行委员会正式决定研发新一代战斗机,作为替代F-16的下一代主力战斗机,与F-35一起服役。这个项目经过几年的多次演变和方案选择,最终演变成了一款极具F-22风格的TF-X战斗机。

但是,TF-X并不是TAI和洛克希德合作的产物。英国BAE公司为土耳其提供了该飞机设计的主要技术合作支持。也就是说,在国外企业的技术支持下,土耳其将跳过研发难度低的轻型三代机项目,直接研发中等甚至大吨位的第五代主力战机。

然而,2016年以来,由于国内局势突变,土耳其外交战略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因此,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大幅收紧了对土耳其敏感技术的进口和支持政策。F-35项目“移除”土耳其是一个关键信号。在这种背景下,TF-X的研发势必会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

不能说这个项目会失败,但当关键技术几乎完全来自外部支持时,研制TF-X的难度和风险会随着技术投入的萎缩而激增,这是必然的结果。

土耳其此前宣布,TF-X将于2026年首飞,2030年代投入使用。目前来看,这个节点按时到达的可能性比较低:尤其是在作战功能的完全实现上。

完整的RD,就像一场审判,必须独立进行。

盘点土耳其目前的航空空科研基础可以发现,到目前为止,TAI还没有完整的自主研发成功有人驾驶战斗机的经验。

目前TAI接近主力战机设计、具有实用价值和可行性的研究项目是一款名为“Heyette”的超音速轻型战斗/教练机,预计将于2022年第四季度首飞。

休伊特高级蔻驰/轻型战斗机,配有中等推力发动机。

翰威特的定位和韩国的T-50金鹰教练机惊人的相似,只是推出的很晚。根据现有的公开报道,Heyette是2017年8月泰准备的项目;2018年7月,土耳其国防部正式宣布给予该项目官方地位。

对于型号研发来说,不存在“走捷径”的可能——对于后发国家来说,第一个型号的研制过程,也是其制造业产业链中一些核心节点和能力建立/验证的过程。即使这种模式仍然普遍依赖于国外公司的设计咨询,甚至是外包设计,这样的工作也是必须的。

就现阶段而言,土耳其远未完成其首架有人驾驶战斗机的研制过程。但是,至少,海耶特比TF-X现实得多,只有当其完整的空作战/攻击模型定型后,土耳其才会真正具备研制战斗机的能力,其无人战斗机的研发才会具备形成实际战斗力的技术基础。(文案:侯志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1051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