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综合央视报道东方网。com 军事领域:山猫全地形野战救护进入战场4公里救护盲区;单兵外骨骼加持,医护人员战场救援能力大增;改进后的防弹衣更加神秘...央视新军事科技节目透露的解放军新型战场救援装备让人大开眼界!
图说:4×4全地形野战救护车(本文所有图片均来自央视视频截图)
本期《军事科技》节目,介绍我军三种新型高科技战场救援装备。第一辆是4x4全地形野战救护车。在战场的最后4公里,位于战术区域,这里的作战工事种类繁多,地形复杂。一般救护车辆不能在这样的区域行驶。而这种全地形救护车是我军最新研制的特种装备,用于克服战场上4公里的救护盲区。
描述:全地形救护车整车展示
从外观上看,这辆救护车结构简单,但功能齐全。平时,前面的架子可以放medic的背包和急救物资。在紧急情况下,例如,当后面的伤员运送车满载时,可以在前架上放置一个担架。车辆尾部,一侧有一个双人担架,在有限的空空间内,可以抬上下铺两个躺着的伤员。另一边有一个座位,供医护人员在运送过程中抢救伤员,包括吸氧和心电监护。
描述:全地形救护车一键将伤员托运上车。
全地形救护车配有单独的驾驶座和自动升降拖拽装置。医护兵和司机将伤员抬上车辆担架后,可以一键托运上车,一个人就可以抬伤员、抬伤员、救伤员。大幅减少运送人员和非战斗减员,提高伤员运送速度,提高伤员战时存活率。
图说:全地形救护车可以轻松通过3-5米深的坑,爬上30度的陡坡。
据介绍,这种全地形救护车非常轻便,脱困和越野能力非常强。它可以在柔软的地面上自由移动,包括海滩和河滩。还可以通过一个一两吨重的简易桥,这是大多数现役救护车无法通过的。
除此之外,ATV还有一个独特的能力,就是可以开进中型通用直升机的机舱,搭载直升机送货。目前服役的救护车没有一辆能开进中型直升机,全地形救护车正好弥补了这个短板。
描述:这款全地形救护车可以开进一个中型直升机机舱。
战场救援的第二个新装备是单兵医疗兵的外骨骼。它是一种被动式外骨骼,虽然不能像主动式外骨骼那样增加使用者的力量,但是可以通过机械结构将所承载的重量转移到地面,从而减少使用者的负重感,起到减力的作用。
描述:外骨骼将力量传递给地面。
在战场上,军医的救援任务非常繁重,每个单兵只能携带有限的物资,因此外骨骼可以将使用者携带的物资的部分重量转移到地面。这样,卫生工作者可以携带更多的急救材料来支持对伤员的抢救。另外,除了运送急救物资,还可以运送伤员。穿着外骨骼的卫生工作者可以在战场上更快更省力地运送伤员,从而增加他们的战场救援能力。
描述:穿着外骨骼,背着急救背囊的女兵们,走得很快。
此外,外骨骼对卫生工作者来说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外骨骼减轻载荷后,可以给卫生工作者增加更多的装甲,增强防护能力,提高战场生存能力。
第三种战场救援新装备是改良防弹衣两用背心,这是每个士兵最基本的防护装备。医疗救援结束,这已经成为医疗兵救治伤员不可或缺的法宝。
描述:战救两用背心展开前后。
战救两用背心最突出的特点是防弹面积非常大的防弹背心,包括护颈、护胸、护背,还有两侧两根肋骨、前裆、臀部的保护。其次,它具有携带多种材料的能力,背心口袋可以充分利用来携带一些必要的材料。第三个用途也是这种战救两用背心最特殊的用途,就是通过改变结构和部件来实现救援功能。
描述:战救两用背心内置4个止血。
在救护功能上,首先,防弹衣内预设了四条止血带,当发现伤员有活动性出血时,可以用来止血。
描述:盔甲变成骨折固定器。
第二个抢救功能是它的骨折固定功能。防弹衣的防弹装甲是半硬装甲。一方面具有一定的刚性;另一方面可以弯曲变形,可以作为固定骨折的夹板。而且盔甲内侧柔软,对伤口有保护作用。
描述:战地救护背心变身担架。
救护车的第三个功能是软担架的功能。一般情况下,伤员需要用40折担架或门板等厕所设施作为搬运工具运送。紧急情况下,战争背心展开后,是个不错的软担架。如果现场有四个或四个以上的战友,可以拿着软担架周围的把手,把伤员运送到后方救治。如果只有一个战友,伤员固定后可以拖着战术背心运送。
随着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装备的不断列装,对战时卫勤保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让伤病员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伤不死的伤员不能死,伤不残的伤员不能残。在提高战术区域伤员救护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一线官兵的战场生存能力,对全军战斗力也是一个很大的提升。
声明:本文旨在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
来源:东方网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