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六年。
广东人结婚,女方不要男方家的彩礼。理由是要彩礼,女方没面子。女方家把女儿嫁出去陪嫁是事。如果她有钱,她会买一些金银和玉镯。如果她没有钱,她会花更少的时间或者不花。没人在乎。
广东本地人很现实,不像我们老家,嫁女儿,要彩礼,然后用彩礼钱买嫁妆,陪着过日子。男方家给的彩礼比女方家多,让外人看着。两家都有面子。广东人说这种无聊的做法很繁琐,没必要。这就是南北人婚姻观的差异。
有一个东莞本地的朋友,不算很有钱,但也富得流油。儿子结婚的时候,邀请我参加。首先,那人给了我一个当地的礼盒,里面装着各种零食,价值300元左右。收到礼盒,婚礼当天一定要到场。红包数量应该不大,只要高礼盒50元,就说明了点什么。的确,在广东,去男方家吃喜酒,红包大小无所谓。关键是在场的人要营造活跃的气氛。
有一次,朋友的儿子在广州市区结婚,广州本地人,没送礼盒。因为路途遥远不方便,他打了一个诚恳的电话,周日有空就去参加儿子的婚礼。
为了方便他人,广式婚礼尽量安排在周日或节假日。那天,我从东莞去广州朋友家。进了别墅门,有两个人收了外人的红包。我交上去了。他们写下自己的名字,面对面打开红包,数了数,把数字记在笔记本上。然后,我留下50块钱把剩下的装进红包里,当面还给了我,说是礼尚往来的规矩。广州有钱人家的儿子结婚,不管客人收到多大的红包,都只收50元,其余的钱当面退还。客人来了,要致敬,要给面子,要收红包。
广东人的婚礼现场很热闹。有别墅家庭,大部分房子都有自己家里的流水宴。家里的近亲亲自下厨,也有人请厨师到家里咨询。房子不够大,就在各村队的喜庆大厅里摆酒席。经济条件好的人会吃三顿,条件一般的人会吃两顿。没有什么规矩,总是根据家庭的经济情况来定。没有人攀比,也没有限制。每个人都是自由的。
现在外地人多了,广东流行婚礼,但本地人还是固守传统婚俗。婚礼当天,前一天晚上2点或3点接新娘,新郎新娘负责新娘的梳妆打扮。然后按照新郎新娘的指示,去祠堂祭拜放在村口的小神,直到天亮。喝完早茶,新娘和新郎会先向他们的父母鞠躬。父亲会给两对新人各发一个红包,母亲会把早已准备好的金镯子和玉镯戴在新娘的胳膊上。然后,依次跪拜姨妈、姨妈、月经祭奠。礼物是金首饰或玉镯、项链、金戒指、耳环、手镯等等。宴会上的新娘穿着白色婚纱,戴着钻石项链和结婚戒指与客人短暂见面。晚宴上,新娘穿着大红花的婚纱和短裙,戴上了娘家、婆家的首饰,以及七大姑八大姨所有的首饰。其中一个毫无保留地戴在了她的手指、手臂、脖子和耳朵上。越多越光鲜,越多越有灵气。一个特殊的人将带领新娘,新郎和父母向每位客人敬酒。新娘上身闪闪发光。这种结婚场面是广东本地人的普遍现象,但并不攀比。钱多钱少。只要年轻人愿意在一起,无论发生什么。不像北方有些地方,为了彩礼,一对婚姻分开。
广东本地人也有娶不起女儿的家庭。他们没有嫁妆,也不要求男方家大摆宴席。一切看男方家庭的经济能力和意愿。
一个同事,广东罗定人,家境富裕。她夫妻在工厂上班,育有四个孩子,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前年国庆,她嫁给了大女儿,女婿开车来接女儿。同事告诉她女婿,三个孩子都在上学,没钱买饰品陪他。他们煮了面条给女儿女婿吃,叫他们长命百岁。同事告诉我的时候,听起来有点难过,但是同事很淡定,说他们年纪大了,结婚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家里有很多事情要自己照顾。我没钱陪她,也不要彩礼,只要他们过得好就行。我说,我女儿结婚冷冷清清,心里不难受吗?同事说:有什么不舒服的?我养大了她,也已经对她很好了。我为什么不要彩礼?她说:娶女儿不是卖女儿。要彩礼干嘛?我说我还有脸再嫁给他。同事说没面子。女儿婆家看到买嫁妆的是自己家的钱,就没面子了。把八卦留给男方家人说。
广东人结婚的彩礼观念和我们老家正好相反。家乡人认为彩礼是唯一有面子的办法。广东人说彩礼是女方家的耻辱。可以花点钱陪女儿,但是没钱也没嫁妆,也不向男方家要嫁妆来打扮自己的脸。广东人说一张脸值几块钱,重要的是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