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和田玉是什么样的?他只说了这些话!
我们知道,在过去,有一种说法是形容人的良好风度的,比如站如松柏,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
对于一块和田玉来说,它的美其实可以有一个相对简单的解释,即以下。
像油脂一样的油
对于和田玉来说,有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标准。
就像很多人对玉的印象是密不透风一样,和田玉的第一要素就是是否含油。
油性对于和田玉来说非常重要,最好的油性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那句话——油如脂。
它看起来像一块油。当然不是抹的油,而是它散发出来的一种光泽,不是耀眼的光,也不是暗沉的石头,而是油一样的光泽。
好的油性不是甩出来就是穿不掉。好的油性是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优秀的油性和田玉,无论是籽料还是山料,都会让成品有不一样的感觉。
关于油性我们之前说了很多,这里就不赘述了。
以“清晰”的方式运行
有一种说法是,珍珠是圆的,像玉一样。很多时候,我们描述一个东西,说它温润如玉!
这个描述不太准确,但是有句话说天街的雨像蛋糕一样光滑。这种感觉很对。
一块和田玉似乎有一种春雨过后,万物都会光滑酥脆的感觉,也就是应该有玉的美。
这个指标很难理解,简单通俗的解释就是玉石的品质。
玉是什么?比如俄罗斯的一些材质,油、细、白,但就是看着不舒服。为什么?就是因为润湿性差,所以看起来比较闷。
这种紧绷感就是缺乏滋润。
再比如罗甸玉。罗甸玉更白更薄,但看起来像石头。即使它的透闪石含量达到很高的程度,你也不会觉得它是一块玉。
这就是润湿性不足。
简单的解释是透明性和不可穿透性的一个临界点。如果绿海料太透明太滋润,就会失去和田玉的美感。材质太闷,缺乏湿润感,看起来也不舒服。
比如我们用羊脂来形容和田玉,也是羊脂。有的羊脂是新鲜的,但有的就像羊脂冷却后结冰的感觉,只剩下僵硬的白色,没有韵味,缺少那种活羊刚杀了看见的样子。这种表情是滋润的表现。
保湿就像孩子的皮肤,一吹就破。
恰到好处的展现了玉的质感和玉的美。透明性和不渗透性之间的微妙平衡。
精美的丝绸
什么是好的精细度?是完全无结构的吗?
没有结构当然好,但是没有结构的材料很少。除了某些种类的有色玉,在白玉中,能做到无结构的材料非常少。
在白玉中,另一个成色好的其实是结构非常均匀。
没有结构的材料不一定油,在翡翠中也不是特别好。但细度好、结构均匀的细度会产生好的油性。
像丝一样,越来越细,摸起来会很顺滑。如果交织特别细,就看不出它的结构。
成色好的和田玉,感觉是可以融化的。
而且,你可能没什么感觉。成色好的料子,打磨起来会有很强的玉质感。具有柔和而强烈的光泽,能更好的展现玉石之美。
尤其是现在很多玩家追求结构的大小。其实没有结构不一定好,有结构不一定不好。
像脂肪一样白
和田玉有“白如割脂”这样的描述。
脂肪,动物凝结的脂肪,也就是板状脂肪,大概可以称之为脂肪。“白如切脂”就是玉的颜色和质地像切脂。
有人专门研究过这种脂肪是指羊尾巴的脂肪还是腰的脂肪,这里就不深究了。
和田玉最好的白色,就是那种裸露含蓄的,如果含露的话,它的白色是温和的,刚好表现出整体的浓郁自然的质感。
说到白,很多玩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比如一等白,高白,胖白等等。白的各种名字让玩家对对话产生了很多疑问。新疆的玉石矿工对白也有自己的看法。
比如他们只认为白色中略带闪黄的白玉是羊脂,其次是闪灰。白中闪黄的感觉和刚宰杀的肥羊剖开后看到的滚烫的板油的感觉是一样的。
真正的白色是温暖的白色,白色中有一种温柔,而不是那种乍一看像纸一样的白色。
现在很多玩家都喜欢用烟标来对比白度。其实这是一种不合理的做法。要知道自然界的白色和人工化学合成的白色是完全不同的。
在新疆,纯棉做的布以前叫纯白,但那种纯白其实没那么白,这是大自然产生的色差。如果把工业生产的白色和自然的白色相比,后者永远赶不上前者,但后者看起来永远比前者舒服。
所以,真正的白,并不只是像刚刷过的墙,而是像漂白过的纸,一定是温和的白,甚至不是那么白。
蜡质蛋糕
蜡质是很多人不熟悉的指标。
蜡质蛋糕,像什么蛋糕?年糕!
就是我们说的年糕料。当一块料子足够厚的时候,看起来就像年糕一样,有油油的光泽,同时,你也能感受到它的丰富。
糯,最简单的解释就是料厚!也可以理解为材料的“粘性”好,材料薄而厚!
我们之前说过,玩玉一开始会看籽料的成色和油性,然后才是糯熟!因此,糯质是一个困难而重要的指标。
糯性往往决定了同等白度下玉石的价格。糯性越强,玉的质感越好,油糯感越强!差糯,往往缺乏和田玉的固有感觉!
顶级和田玉是什么?乍一看会让你觉得这是大自然的瑰宝,是玉在国人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凝如脂,润如肤,细如丝,白如脂,蜡如膏!
就是这么完美的和田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