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黄海波饰演的唐子仪,豪爽而正义,忠诚而爱国,深受大家喜爱。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唐子仪的历史原型,很像抗日战争中的那个人物。
唐子仪的历史原型其实是张左林,有五个相似之处:
一、张年轻时是个流浪乞讨的人,在辽宁营口高坎镇的一个大车铺里做杂工。有时候骡子和马生病了,他就弄些草药来治,真的治好了。他很聪明,一去就成了兽医。
剧中,唐子仪被敌人打到水里后活了下来,来到镇,被兽医刘收留。兽医刘无子,收唐子仪为徒,后将女儿许配给他。为了让兽医刘的生意兴隆,唐子仪把巴豆给了停放在牛车店里的动物,差点被主人开除。
第二:张年轻时当过兵,喜欢马。"他因善骑而得名寿韶昌."甲午战争后,他逃回辽西。辽西是一个“三无”地区。散兵成群,乞丐难民遍地。政府官员腐败,土匪横行,人民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相应的,各地也成立了一些自保武装团体,叫做大团。1900年,张在岳父赵占元的帮助下,在寺成立了一个20多人的大团体,自己当了小头目。后来,张被的另一个团攻击,被迫逃亡。
剧中的唐子仪也是军人,也是“保险队”。开始是帮二哥顾仁义训练队员,后来因为功夫了得被提拔为队长。但他们的小保队被谢启斌领导的、日本人支持的大集团打败了,他自己也被误打误撞抓了。后来被当地土匪杜三次解救,无奈之下当了土匪。
第三,张年轻时是个土匪。日俄战争爆发,当地盗贼强盗趁机活跃,抢劫杀人事件层出不穷,百姓苦不堪言。在张当地,联壮会是专门组织起来保护自己的。名义上是联合壮协保卫地方,实际上是变相土匪。如果外来的土匪抢劫了他们的区域,他们会马上击退,没事干的时候也会在其他区域作案。
剧中的唐子仪也是被迫落草的。他的原则是“辽西一代谁最嚣张就收拾谁”,但他没有掠夺老百姓,所以他是一个正直的义匪。唐子仪成了土匪,绰号“鬼见愁”,成了巨匪“杜三棍”的舵主。但和张一样,他并不认为做一个亡命之徒是长久之计,他总是在谋划着重回正道。
第四,张有很大的政治野心,早就想“化恶为正”,所以被朝廷收编。后来,盛京曾祺将军采纳了“化私团为公团”的建议,做出了“化贼为善”的决定。张趁机剥了小偷的皮,成了清廷正规军的一员。
汤子怡在剧中的改头换面更具传奇色彩。他劫持了盛京将军的妃子,假装救她,成了盛京将军家的恩人。盛京将军答应参军报国,对他很重要。
第五,张投靠清廷后,开始在地方上镇压土匪。当时辽西大盗杜是罪魁祸首,大权在握,机警无比,朝廷对他毫无办法。张因密谋捉拿杜并处死他而声名鹊起。
剧中还有一个“杜三炮”,是唐子仪的仇人兼好友。虽是土匪,但不害民。两人早年有过世仇。杜三根不仅是唐父亲死亡的间接责任人,也是唐的救命恩人,后来成为他的顶头上司。唐子仪向朝廷投降后,也要与杜三棍结仇,但没有全部杀光。把杜的山头整平后,偷偷放了他,然后两人就多了来往。
在电视剧的前半部,从性格到经历,唐紫衣和张都很像。但下半年,唐子仪加入东北军后,就不再是张,而是成了“大帅府”的护卫,从而进入虚构。除了唐子仪和张的书信往来,剧中的吴宇翔也是以张的哥哥唐雨霖为原型。剧中还涉及了许多历史事件:冯军的“整军习武”运动、郑家屯事件、奉天车站遇刺、日本华侨在闹市行骗被罚、皇姑屯事件、柳条湖事件、九一八事变。哪怕是“打死一个日本人,给大洋40块钱”,也有野史可以借鉴。也就是说这部剧是根据无数历史人物和事件改编的,被戏剧化了。《乱世三义》的格局也因此得到提升,与野狐禅的戏路拉开了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