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对魏忠贤的评价


相反,魏忠贤上台后,不仅没有造成所谓的“够坏”的影响,明帝国的边疆形势和财政状况也有所改善。真正给帝国造成“足够坏的影响”的,是魏忠贤的对头林东党,他自称“干净”。

客观地说,政治斗争中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忠”与“奸”。魏忠贤上台后,用残酷手段杀害了十几名林东党员。后来,当林东党进行反击时,他还杀死了一些宦官。两大政治势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双方都下了手。

如果单纯从林东党的记录来判断,恐怕很难判断这里的恩怨。既然双方都以服务世界、服务国家的名义指责对方“乱政”,那么最好的评判标准应该是他们通过政治斗争战胜对手后是如何管理自己的事务的,以及他们施政的实际效果。

通俗地说,就是“不看广告,看疗效”。

魏忠贤上台前,林东党失去了老师,失去了土地。魏忠贤倒台后,林东党结束了明朝。

魏忠贤上台前,林东党执政三年,但后果比魏忠贤三年严重得多。

后来魏忠贤死后,林东党人作为一股“清流”继续掌权,以至于清人编撰的《明史》恬不知耻地称之为“诸义得势”。那么这些所谓的绅士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呢?

——结果,作为明朝最后一个汉朝,延续了276年的江山国,以皇帝自杀而告终(比清朝长267年)。崇祯的遗言是:“文官皆可杀”。

实事求是地说,林东党是一个腐败无耻的政治集团。其成员大多具有道德家通常的虚伪特征,言辞浮夸。就像现在的一些“公知”,他们说的写的很感人,却不关心背后人的死活,做一些无耻的交易来忽悠大众。

魏忠贤在位前的三年间,东方党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废除了万历征收营业税的税务督察;二是失去辽东辽西,失去千师千里。

出于党的私利,他们使熊廷弼英雄无用武之地,犯下了丧失土地的死罪。然后官僚集团按照程序判他死刑,等待皇帝最后的批准。

可是一转身,熟悉的一幕发生了。这个官僚集团接受了熊廷弼的巨额贿赂,以挽救他的生命。他们大声疾呼推动国家政治清明,但真正掌权时,并没有反腐败、反土地兼并、反商业垄断。他们每天都热衷于排除异己,尽力收钱,给大商业资本减税,把所有的额外军饷分摊给最穷的农民。此外,他们什么也没做。

魏忠贤上台前,他们集体把持中央大权三年多,生意还不如哈里当应天总督的七个月。这种一面忽悠大众,一面又装得堂堂正正的政治集团,你能相信他们大多数都是老实人吗!?

魏忠贤严惩林东的腐败集团,减少土地税,禁止官僚垄断商业。

魏忠贤上台后,首先对林东的腐败集团进行了严厉的清洗。我们并没有在意这是不是政治斗争的需要,结果却是一大批腐败分子被送进了监狱,或者被抢劫了。二是在天启皇帝的标志下,恢复了监军太监制度,建立了独立于文官制度的指挥战争制度,使中央政府可以绕过文人官僚,拥有制约地方军头的权力。这直接导致了天启时期,明朝守着九边一线,后金势力始终没有成功入关。

内政方面,天启五年十月,在、左光斗、袁华中、魏大中、周朝瑞、顾等“林东六君子”下狱三个月后,天启皇帝下诏(在魏忠贤的建议下),提出了几项现在看来非常明智的改革措施:

第一条是减轻土地税负担:“世界上的土地税不比1998年,推广军队花费很大...人民极度疲惫。”免于在世间逗留一年。为了弥补目前新旧结合的痛苦...王的违法乱纪一律免除”;

二是减轻人们养马的负担。因为马主需要寄养朝廷的军马,一旦马匹生病、死亡或者被认为变瘦,就会被要求赔偿,很多人会因此而血本无归。圣旨下令,以后还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若经调查,马主“无虐待行为”,则“准予免陪”;

三是增加营业税充当军费:“路皆通天津关,商货通房地。万历二十七年设征者等。,最近因为新老士兵工资极度不足,暂讨论恢复征收。“这就恢复了万历年间被林东党废除的那部分新营业税;

第四条。禁止地方官僚集团未经许可从商业活动中抽取积分。“擅开牙店,私拿税钱,网上渔利病号百姓者,请循官线查革,参与复治”。

所谓“擅开牙店,私拿税钱”,是地方官僚比较喜欢干的事。他们一方面反对国家依法征收营业税,另一方面又垄断地方商业活动牟利。

这里补充一下,有人说不应该增加商税,但是对于天启皇帝和魏忠贤来说,不给商人加税就等于给穷人和农民加税。面对后金的军事威胁,如果征收的税收上不来了,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吃不饱穿不暖,这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魏忠贤失陷前,内政和战局都发生了变化。天启皇帝不是一个昏昏沉沉、无能的皇帝。事实上,在天启皇帝驾崩时(也就是魏忠贤倒台前差不多),后金战争的形势与一方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宁远之战、宁晋之战虽然远未胜利,但毕竟守住了重要的城市,并没有出现沈阳、辽阳、广宁等地出现奸细向敌人敞开城门,节节败退的局面。

此外,天启皇帝还下令魏忠贤对喜峰口等长城以北的关隘进行整修,严加防守。蓟门山海关的坚固防守和毛后方进攻的抗金战略基本形成。金正面进攻后,打不赢,后方受到威胁。内部辽人逃亡造反,粮食紧缺,战略上逐渐陷入被动。

况且,魏忠贤用了两年时间,五十万两银子,在万历二十五年完成了被雷电摧毁的三大殿的修建(保和殿大部分是当时修建至今)。万历皇帝要修的时候,文官集团给的预算是一千五百万两银子,把万历皇帝吓得半死,不敢动工。

据《Xi宗实录》记载,天启皇帝上朝与大臣议事190余次,平均每月2至3次。上朝频率在林东党执政时期、林东党整肃时期、魏忠贤完全掌权时期都差不多。

崇祯皇帝对自己的弟弟评价不高。他死后,谥号为阿明四宗,意义深远。

天启皇帝知道文官集团的腐败和无耻,但即将继位的朱由检(后来的崇祯皇帝)却不知道。

作为一个藩王,根据明朝的祖训,朱由检根本不能过问国家大事。兄弟之间的关系相当好,朱由检总是在节假日去皇宫问候他的兄弟。然而,这种礼节性的联系根本无法提供任何有效的信息沟通,让朱由检了解真正的宫廷内部事务和高层决策机制。

在这种情况下,林东党信息单向透明的力量将得到发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们散布关于魏忠贤如何联合客家人迷惑皇帝、迫害忠良、在宫中杀死宠妃、强迫皇后堕胎,甚至阴谋篡位等宣传。,并把魏忠贤描述成一个精神病患者,一个有峰有峰的“右阉割”。

所以,天启皇帝临终的时候,握着朱由检的手,告诉他如何使用魏忠贤,朱由检虽然表面上点头,但内心是完全不以为然的。而他的弟弟,在他看来,已经被魏忠贤搞得晕头转向,走火入魔,甚至在死时还为魏忠贤这个最好的太监说好话。真是昏庸啊!

最后天启死后,崇祯觉得安排成熟,派魏忠贤去孝陵闲居。

魏忠贤一走,林东党立即展开大规模弹劾。在此之前,杨炼的“二十四宗罪”又被翻出来弹劾。崇祯皇帝当即决定派锦衣卫逮捕魏忠贤,回京受审。在锦衣卫赶到之前,魏忠贤知道了这个消息,并在半路上吊自杀。

这并不是说宦官群体有多好。问题是魏忠贤死后,林东党失去了控制!

林东党的反击极其残酷。魏忠贤虽然死了,却被下令肢解,挂在河间府的头上。这位客人首先被送到桓伊局洗衣服,不久他被命令用鞭子抽打致死。魏忠贤的亲信魏良庆、侯国兴、柯广贤都被处死,被发现死在街头,家也被抄。那些与魏忠贤结盟的官员,被扣上了“宦官”的帽子。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长)崔成秀等二十五人被处死,十一人被判充军守边,其余二百人被判流放、监禁、革职。东方党已经完全复活了。在清人记载的历史中,朝廷又一次看到了天启初年“全民皆兴”的局面:政治清明,人才济济,国家似乎大有可为...

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东方党上台,除了人事改革,就是要废除魏忠贤执政时期的一切“恶政”。最重要的当然是减免盐税和营业税,保护大盐商和其他急功近利集团的权利。然后,为魏忠贤为反腐而制造的各种“冤案”平反。黄山采木案吴阳春家没收白银60多万两,全部从国库划出,退还吴家。其他所有因腐败指控而被清洗的林东党员的财产也被一一推翻并归还。

这样,中央政府很快就会缺钱。东方党员提出了两个策略。首先是削减军费;二是取消部分驿站。东方党根据地东南部的邮局很重要。当然不能随便砍,但是西北的邮局实在没用,所以大幅度废了。

这两个策略很快引发了两个可以称之为蝴蝶翅膀微微扇动的“小东西”。

第一件“小事”是军费压缩后,辽东的军饷很快就会不足。崇祯元年八月,宁远发生兵变。当时宁远守军的军饷已经拖欠了四个月,计有53万两白银之多。新任辽东巡抚毕连续九次到府衙,要钱买马、买兵器、要赏金、要月饷,但户部一分也不拨。士兵冲进辽东巡抚衙门,把毕、、总兵朱梅等绑了起来。讨要俸禄,衙门里的诏书、旗帜、文书、考卷,一地狼藉。苏比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上吊自杀了。

宁兵变发生在天启皇帝死后一年,魏忠贤自杀后八个月。而拖欠工资长达四个月,其责任显然是在崇祯皇帝和重新执政的林东一方的头上。不怪魏忠贤。魏公公当政时,军饷按时足额发放,从未发生过因军饷不足而发生的兵变。

第二件“小事”是西北邮局被裁撤后,一个叫李自成的邮局工作人员丢了工作。他别无选择,只能反抗。

这两件事在当时对明帝国没有任何影响,但后来大家都知道后果会有多严重。

最后,一个很灰色的结局:

在生命的最后一天,崇祯皇帝曾问参与清算魏忠贤的大太监曹化淳,他对魏有什么看法。曹化淳说:“如果钟贤在这里,就不会发生这种事。”崇祯听了之后沉默了。

崇祯死后,他以前的臣子都挤在他的新主子面前,却没有人收他。当然,没有人提出要建一个陵墓,给谥号,汉朝最后一个皇帝,但是最后的胜利者,清朝,给了他一个陵墓和谥号。

这就是仍在北京郊区的“四灵”。

对于谥号“思”,谥号中的“思”是什么?

官方的说法是:

“内外思考。

“对过去的遗憾”

是“思考”。

据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明史

《Xi总实录》卷64

姚明·武士彟

《Xi总实录》第68卷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07523.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