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不会有些片刻看着一个平时很熟悉的字突然觉得很陌生,有什么科学的解释吗?

净土五经2022-07-05  13

这种情况挺常见的~就像小学的时候生字抄了七八遍,然后到最后就不认识字了。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种情况被称为“jamais vu”,也就是所谓的“格式塔崩溃”。《柯南李》中有一集提到了这个原理,有截图为证,展示了707集电视版的途径。

剧情我就不说了。反正盯着下图看了半分钟,应该也不认识“如果”这个词~ ~

具体解释“jamais vu”的概念。首先,神经的饱和效应不仅表现在视觉上,还表现在听觉、嗅觉和味觉上。

事实上,大脑神经元在短时间内受到同一事物的反复刺激,神经活动出现反应性抑制。

第二,具体到单词,大脑短时间内反复识别同一个单词,累了,累了,崩溃了,不干了。那你好像不知道这个词。不仅是中文,其他国家也会出现“jamais vu”。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两位国外心理学家提出的。

第三,具体说中文,jamais vu的情况可能稍微复杂一点。

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不能像表音文字那样直接拼读。汉字更像是符号或者绘画。当我们看一个单词时,我们首先获得它的整体字形,然后识别它的意思。至于汉字的部件和细节,我们就不特别关注了。

所以如果我们长时间盯着一个汉字,神经活动被抑制,汉字的完整性被打散,我们就会更加关注组成汉字的笔画、部首等等。而单独进行这些部分在我们的认知中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个词就变得好像不认识一样。

就像上图一样...所以我们国家的心理学家也把这种现象称为“字形饱和”,应该是东方表意文字中“jamais vu”的表现形式。第四,不同的字符和字形饱和或塌陷的速度也不同。

比如一个汉字是左右结构的话,会比绑成一个整体的单个字崩得更快。也是单字字,笔画多了分解的更快,因为拆很多部件更容易。然而,即使是最难崩溃的汉字,jamais vu也会在一分钟内出现。

比如你可以试试下面这些词,看你先看到哪个。?

个人感觉好像是“是”先坏了...我在找字体图片的时候,感觉好像没认出来。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如果觉得有用,请给我点个赞~

Zan Zan Zan Zan ~你还知道Zan吗?哈哈的笑

(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juke.outofmemory.cn/read/607156.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