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陵是十三个明朝皇帝的墓地。这十三位皇帝分别是:成祖(长陵)、仁宗(咸陵)、玄宗(景陵)、明英宗(裕陵)、明宪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永陵)、穆宗(昭陵)、明神宗(。目前,开放的景点有长陵、定陵、昭陵、陆深和康陵。
十三陵: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永乐皇帝)和皇后许的合葬陵墓。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好。它是明十三陵的祖陵,也是陵区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十三陵:
定陵是明朝第十三任皇帝朱翊钧(万历皇帝)的陵墓,他的两位皇后都葬在这里。陵墓位于大禹山麓,长陵西南,始建于1584年至1590年(万历12年至18年)。主要建筑包括明门、明堂、宝城、明楼和地宫。它是明十三陵中唯一发掘的陵墓,定陵地宫可供游客参观。
明昭陵:
明昭陵是第十二任皇帝穆宗朱载满和他的三位皇后合葬的陵墓。历史上,明昭陵屡遭破坏。1987年4月修复,1992年完工。它是十三陵中第一个大规模修复的墓地,也是陵墓中正式开放的旅游景点之一。
神路:
十三陵的陆深路由石牌坊、大红门、北楼、学生石像、龙凤门等组成。北亭位于神道中央,是一座高大的方形亭阁,重檐四角,为长陵所建。石雕是放在陵墓前的石像和猛兽,古代称之为石像。罗星门又名龙凤门,由四根石柱组成,形似华表,上面有云板和珍奇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