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订专利许可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操作方法
01
主体资格审查:合同双方要调查对方的资产、信用状况,是否具备签订此类合同的合法主体资格。
02
双方应明确合同的性质,合理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03
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专利技术的接受方式,可以约定采用鉴定会和专家评审的方式,也可以约定被许可人认可视为接受。
04
专利水平高,专业性强。因此,在签订合同时,合同条款一定要准确、清晰,对一些关键条款要进行界定或解释,避免歧义。
合同条款的表述必须完整、规范。
05
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专利许可方应当提交专利说明书和权利保护范围所涉及的全部技术内容,包括工艺设计、技术报告、工艺配方、文件和图纸等。
06
只要有违约或赔偿损失,具体金额或计算方法都要约定。
当约定金额违反合同中的约定金额时,约定金额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约定金额过低,损失得不到赔偿,约定金额过高,没有法律支持,无法实现。
一般来说,约定的违约金金额不能超过合同标的的金额。如果一方的损失确实超过合同标的,可以直接约定赔偿损失。
07
双方应在合同中约定,本合同未尽事宜按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双方可以协商签订书面补充协议,作为本合同的附件。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08
双方应明确材料载体(如图纸、文件、磁盘等。)用于合同对象。
合同双方应对行业最新法律法规和最近颁布的国家最新政策进行研究,为签订合同提供指导。
当事人约定,在合同有效期内,一方或双方违反合同条款的,根据违约的情节轻重,由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并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09
双方应明确约定转让方提交专利技术的时间。
当事人应当约定专利技术达到上述指标的依据和评估方法,如行业标准、专家鉴定或其他方法。
当事人应当明确约定履行地或者确定履行地的可行方法。